豇豆花叶病毒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代表种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1]

病毒特征形态学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二十面体(T=1),直径约28nm,无包膜,有60个蛋白结构亚基。病毒纯化时分为三种组分,顶部组分(T)为空壳粒子,不含核酸,中部组分(M)含有RN提纯的豇豆花叶病毒

A 2,底部组分(B)含有RNA 1,负染色样品在电镜下可同时看到三种粒子。[1]理化特性三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80×10^6(T),5.15×10^6(M),5.87×10^6(B),标准沉降常数S(20W)=58S(T)、95S(M)、115S(B),在氯化铯中的浮力密度为1.288 g/cm^3(T)、1.395 g/cm^3(M),B组分有1.406 g/cm^3和1.447 g/cm^3两条密度带,两条带的沉降系数相同。[1]核酸二分子线形正义ssRNA,RNA1长5.9~7.2kb, RNA 2长3.5~4.Skb,两种粒子包裹的核酸分别占病毒粒子重量的25% (M)和36%(B)。[1]蛋白质外壳蛋白由大小两个多肽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37kDa和23kDa。[1]碳水化合物外壳蛋白可能是糖基化的。[1]

基因组二分体基因组,RNA 1和RNA 2由不同的病毒粒子包裹,RNA 1包裹在沉降组分B的粒子中,RNA 2包裹在沉降组分M的粒子中。RNA的3'端为Poly(A),5'端为VPg结豇豆花叶病毒的基因组及其产物

构,VPg通过丝氨酸与RNA共价结合。RNA 1和RNA 2的翻译产物均为多聚蛋白,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切割产生功能蛋白。豇豆花叶病毒RNA 1翻译的多聚蛋白为200 kDa,切割产生5个多肽,分别为32 kDa的蛋白酶、58 kDa的NTP结合域、4 kDa的VPg,24 kDa蛋白酶及87 kDa的复制酶;RNA 2翻译成2个羧基化共末端多聚蛋白,分别为105或95 kDa,切割产生4个功能肽,分别为与病毒移动有关的58 kDa和48 kDa蛋白(其中48 kDa蛋白源于58 kDa)及37 kDa和23 kDa的外壳蛋白。RNA 1和RNA 2单独均不能侵染植物,但RNAl可在原生质体中复制。该属有6种病毒的RNA已测序或部分测序。[1]

抗原特性病毒具有强免疫原性。所有属内病毒在血清学上相互有关,但常常是远缘的,红三叶草斑驳病毒和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外壳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与豇豆花叶病毒有50%的同源性。[1]

细胞病理在豇豆花叶病毒侵染的寄主植物细胞内,病毒粒子分散或成群分布在细胞质中,不形成结晶体,在蚕豆杂色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存在结晶状排列的病毒粒子,而蚕豆真花叶病毒形成膜与粒子夹心状排列。在细胞质中存在较大的囊泡状内含体,经特殊染色后在光镜下也可见,内含体由许多膜性小泡组成,常呈迷宫般的网状,占据细胞质的大部分,许多小泡内含有细丝状物质,经酶细胞化学证明是dsRNA,小泡结构可能是病毒RNA的复制场所。很多情况下内含体中还分布有小块的电子致密无定形物质及散布的病毒粒子,在内含体的外围分布着线粒体、叶绿体等,但病毒粒子不与细胞器结合。还发现病毒粒子处在小管中,小管可与胞间连丝相接,细胞壁产生异常外凸,这些结构可能与病毒的胞间转移有关。[1]萝卜花叶病毒



萝卜花叶病毒



萝卜花叶病毒



感染萝卜花叶病毒的寄主植物叶肉细胞内膜结构增生,产生大量病理性囊泡结构。

感染萝卜花叶病毒的寄主细胞,示散布于细胞质中和排列在管状结构内(箭头)的病毒粒子。

处于胞间连丝中的萝卜花叶病毒粒子。

蚕豆杂色病毒



菜豆粗缩花叶病毒



CW,细胞壁;M,线粒体;N,细胞核;V,病毒粒子。

感染蚕豆杂色病毒的蚕豆叶片细胞,示细胞质中的病毒粒子聚集体。

感染菜豆粗缩花叶病毒的菜豆叶片细胞,示大片病毒粒子结晶体。



生物学寄主范围单个病毒的寄主范围窄,15种已知病毒中有11种仅限于少数豆科植物,花叶和斑驳是症状特征,通常不产生环斑。[1]传播自然界惟一介体是甲虫,尤其是金花虫科的一些种,甲虫保毒能力达数日至数周。有些可经种子传播,种传率为1%--5%,易机械摩擦接种传毒。[1]地理分布尼日利亚、肯尼亚、苏里南、古巴、美国等。[1]

分类该属有15个种,代表种是豇豆花叶病毒。中国已报道豇豆花叶病毒、蚕豆真花叶病毒、蚕豆杂色病毒、南瓜花叶病毒等。[1]编号

中文名

学名

国际基因库登录号码

1

安第斯马铃薯斑驳病毒

Andean potato mottle virus(APMoV)

[L16239]

2

菜豆荚斑驳病毒

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

[M62738]

3

菜豆粗缩花叶病毒

Bean rugose mosaic virus(BRMV)

-

4

蚕豆杂色病毒

Broad bean stain virus(BBSV)

-

5

蚕豆真花叶病毒

Broad bean true mosaic virus(BBTMV)

-

6

豇豆花叶病毒

Cowpea mosaic virus(CPMV)

[X00206,X00729]

7

豇豆重型花叶病毒

Cowpea severe mosaic virus(CPSMV)

[M83830,M83309]

8

大豆属花叶病毒

Glycine mosaic virus(GMV)

-

9

豌豆绿色斑驳病毒

Pea green mottle virus(PGMV)

-

10

豌豆轻型花叶病毒

Pea mild mosaic virus(PMiMV)

-

11

鹑豌豆花叶病毒

Quail pea mosaic virus(QPMV)

-

12

萝卜花叶病毒

Radish mosaic virus(RaMV)

-

13

红三叶草斑驳病毒

Red clover mottle virus(RCMV)

[M14193,X64886]

14

南瓜花叶病毒

Squash mosaic virus(SqMV)

[AF059532]

15

块根落葵C病毒

Ullucus virus C(UVC)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