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甸成(1889—1967),重庆市潼南县太安乡人。
少时聪明伶俐,好学。15岁能诗文。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因家境衰落,中途辍学。曾到私人商店作记账、文书、会计。因父患风湿病误死,遂愤而习医。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邱甸成拜塘坝名医王笃升为师,不久迁居县城,经商兼行医。他奋力研读中医曲籍,广泛搜集各种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医术得以迅速提高,渐次出名。
民国18年,国民政府公布废除中医、中药法令,不少中医心灰意冷。邱甸成对此异常气愤,团结同道,多方奔走,要求政府取消歧视中医法令,得到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声援。饮誉全川的江津名中医任应秋专为此事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由于全国中医界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国民政府取消废止中医政策。
民国33年,县中医界为解除贫苦大众无钱治病的痛苦,举办社会慈善事业——义诊所,邱甸成主其事。参加义诊的中医每周义诊一天,对赤贫病人发给“施药票”,免费取药。义诊所一直延续到解放。备受各界赞誉。
民国34年,县中医师公会成立,邱甸成任理事长。该会通过考试,发给合格者年资证书,授与行医处方权。该会每年还召开医学交流会一次。
1950年,任县防疫保健会副主任。1951年任潼南中学校医。位方便服药,邱甸成常用中药磨粉,临床视病情制剂,用水吞服,效果良好。有关部门曾将此法在全县推行。
1952年,任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主持筹办城关中西医联合诊所,任主任。
1954年,四川省召开第一届中医代表会,邱甸成的“中药磨粉临时制剂法”成果在会上交流,获得好评。
邱甸成精习瘟病学说,对陈修圆《时方歌诀》颇有研究,对大、小定风珠的运用得心应手,对诊断小儿麻疹有独到见解,擅长治疗时令病及妇科杂症。著作有《妇科杂症》、《大小定风珠的应用》(手抄本)。
邱甸成重视发现和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常说:“生寻师易,师寻生难。”要求门徒认真阅读医学曲籍,博览群书,以提高文化素养和医学水平;诊疗上要求四诊合参;处方用药要求细微精确;典型病例要求作好记录,便于总结。常教导弟子要急病人所急 , 以病人疾苦为己之疾苦。门生黄济仁、周顺乾等多以艺术出众。
邱甸成认为中医,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倡导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各抒所见。特别强调让青年人有参加会诊实践机会,使之迅速提高。
曾任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和县政协委员。
50年代中期,邱甸成退居家中颐养晚年。1967年2月20日病逝梓潼镇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