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shū chì

指疏远排斥。也作“疎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夫灌夫之灭族, 陈遵之遇害, 季布之疏斥, 子建之免退, 徐邈之禁言,皆是物也。”《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 明陆采《怀香记·受诏安边》:“阳为尊崇之名,阴寓疎斥之计。”《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彼耽於声色,将怠弃政事,疎斥忠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