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遮蔽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遮蔽效应-定义当所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这种现象就是词语遮蔽效应。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外部刺激事件的词语化有助于记忆。但当所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这种现象就是词语遮蔽效应。Schooler等(1990)动用呼名不同的刺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此现象。

词语遮蔽效应-特点当被试观看面部图形,并须描述它们时,则对面部图形的记忆差于无须描述面部图形的被试。Melcher等(1996)还将词语遮蔽研究范式扩展到对白酒味道的再认。他们的研究发现,未经训练的品酒者在初次品酒时,如果借助语言描述白酒味道,则对白酒的再认差于那些品酒时无需对酒味进行言说描述的对照者。词语遮蔽效应可以用前述Glanzer等提出的词语环结假设来解释,人们对事件的记忆是关于事件的词语描述,而不是事件本身;也有学者提出采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效应,可能更为有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