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化城寺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品原文信息宿化城寺庄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①。

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出山②。

松月影寒生碧落,白泉声乱喷潺湲③。

明朝更蹑云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④。

作品注释、说明①嶂:山峰。我来句:谓自己并无诗才,见此美景也勉强写诗。

②锡鸣:锡杖振响,详见《在西国怀王舍城》注④。

③碧落:指天空。潺槛(chan yudn):水徐流貌。

④蹑:脚踏。烟霞:详见《送童子下山》注④。

作品简析化城寺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中心,是九华山的开山寺,位列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化城源出佛教故事,谓佛祖引导徒众往佛地宝境时,于中途遇险,佛祖指地而幻化出一座城郭,作为徒众休憩避难之所。化城寺地处山谷平地,四周芙蓉峰、神光岭、白云山、东岩等诸峰环抱如城,遂借用佛经故事而命名。化城寺始建于唐肃宗二年(公元757年),为新罗国(朝鲜半岛古代国家)王子金乔觉(金地藏)道场。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德宗赐额“化城寺”。此后明宣宗、神宗和清圣祖、高宗均先后御书匾额。今寺除经楼为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建筑外,余皆清代重建。化城寺庄即今以化城寺为中心的九华街区,由原来寺属庄园扩展成现在的镇落。这首诗通过作者——一位云游途经此地的僧人的目光所触,描绘出九华山化城寺一带清幽美丽的景致。也表达了作者坚持隐居的决心。诗写得清新明丽,很有韵味。

作者简介冷然,唐代中期诗僧。唐宪宗元和(公元806—820年)年间颇享诗名。作品多已散佚,少量诗歌收入《全唐诗》。生卒年、俗姓籍贯及其它事迹均不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