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
泰宁梅林戏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徽调传入泰宁县梅林村并发展演变而成的,故名梅林戏。因表演者多于农忙务农、农闲时演戏,故有人称其“四季班”。
梅林戏的古今
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梅林十八坊“四季班”改用当地的土官话,演唱中揉进了民歌小调,颇受观众欢迎,称之为“土戏”。“土戏”先后传播到将乐县的安仁和明溪的常坪等地。1992年,泰宁县梅林戏剧团在泉州市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方“天下第一团”调演,《贬官记》获优秀剧目奖、演出奖、演员奖。
梅林戏的特色
梅林戏,由于产生在闽北泰宁县梅林乡而得名。当地百姓长期流传着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户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这说明了梅林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
梅林戏的传统剧目
梅林戏的传统剧目据初步统计有300多个,大部分是历史故事剧,如《大破洪州》、《天门阵》、《雌雄鞭》等。此外,还有不少民间生活小戏,如《打花鼓》、《卖草屯》等。这些都是观众喜爱的节目。
梅林戏依旧保留着当地民间朴素
由于泰宁造近江西,梅林戏在表演上跟赣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因梅林戏是在当地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依旧保留着当地民间朴素、粗犷的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是花脸和丑角的表演动作比较原始,有些接近古老剧种莆仙戏的“三角肩”、“七甲滔”等姿势。
梅林戏的行当
梅林戏的行当分得很细,先行有老生、正生、副生、小生、孩子生等;旦行有正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金榜旦、茶盘旦等;花脸又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等,以便区别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忠奸。
老林戏的音乐曲牌
老林戏的音乐曲牌的二簧、西皮为主,某此曲行旋律与赣剧相似,但尾声常带有山歌风味的拖腔,这是梅林戏唱腔的一个独特风格。
梅林戏的后台伴奏乐器
梅林戏的后台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管弦乐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大鼓、平锣、铜钹等。在演员服装上,则显得比较原始、古朴;角色脸谱化妆上,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剧种所少见。
梅林戏的意义
梅林戏随着现代形势的变化,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它紧跟当前文化的需要,大演当代新人物、歌颂祖国的繁荣昌盛、树立正气,反对邪气,为人民生活服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泰宁县梅林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