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喘牛】
《汉书 丙吉传》:丙吉为丞相,“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椽
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像史独谓丞相
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日:‘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宰相不亲小事,
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椽史乃服,以吉知大体。”O喻官吏关心民间疾苦,或指
位居宰相之职。宋梅尧臣《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其间最达者,
今已问喘牛。”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牛喘”、政事部?治理“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