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发现要比蛋白质晚得多。1868年在德国工作的24岁的瑞士化学家米歇尔(F.Miescher)从病人伤口脓细胞中提取出当时称为“核质”的物质。这就是被后来公认的核酸的最早发现。后来科赛尔(A.Kssel)及他的两个学生琼斯(W.Jones)和列文(P.A.Levene)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证实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瞟呤、鸟瞟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核糖有2种(即核糖与脱氧核糖)。据此核酸分成两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他们根据当时比较粗糙的分析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相等,从而错误地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这就是较著名的“四核苷酸假说”。这个假说从20年代后起统治了核酸结构的研究大约20多年的时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和功能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核酸当时虽然是在细胞核中发现的,但由于它的结构过于简单,也就很难想象它能在异常复杂多变的遗传现象中起什么作用。甚至有些科学家在当时蛋白质的结构被阐明之后,认为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