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讲人简介

曾雄生,1983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1985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攻读农业史专业研究生,1988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农业史研究,曾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等书,创办并主持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

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麦子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国人的主食。它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的延伸过程,逐渐本土化的过程,适应中国风土人情的过程。

在麦子进入中国的最初阶段,被认为是有毒的,吃了麦子,容易得上“风雍”之症,还要煮小米粥喝来解毒,而南方人习惯吃米,也认为吃麦子吃不饱。所以麦子最初在五谷中的排列并不靠前,但是它的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所以在长时期的农业生产发展中,最终和稻子并列,成为国人的主食之一。麦子的本土化首先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碍,但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淘汰了中国原有的一些农作物,比如大麻,就在这个过程中最终退出了主食作物的行列,麦子成为数一数二的粮食作物。在中国的农业历史中,麦子是本土化最成功的外来农作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