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956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保时捷辉煌的赛车运动史中,956是一个永远不会磨灭的数字,它是一部充满争议却又空前伟大的竞赛用车。1982年,FIA彻底修改了世界耐力锦标赛的规则,所有东西都必须推倒重来,于是保时捷956便应运而生。五届勒芒冠军Derek Bell见证了这一切,在拍摄工作结束后,他感叹道:“对于这部改变我命运的赛车,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它。”随后,他又给我们讲了一段尘封的传奇。

保时捷956

自1970年代后期开始,保时捷几乎主宰了所有国际赛事,在1981赛季,935和936更是分别称霸于勒芒耐力赛Group 5和Group 6组别。然而新竞赛规则很快就问世了——以Group A、B、C取代了以前的分组方式,其中Group A和Group B要求参赛车有一定数量的量产车,Group C虽然针对原型车,却对车身尺寸等指标做出新限制,最具争议的是规定了每场比赛的用油量,这大大影响了赛车发挥真正实力。[1]

部分生产商对FIA的修改方案十分沮丧,保时捷却乐观得多,因为久经沙场的936赛车已经奋战了十年之久,其中某些技术甚至可以追溯至60年代。于是956步入了历史舞台,尽管它那台采用铝合金缸体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仍然继承自前辈。

相比之下,全新铝制单体车身和前后副车架并未带来超强的竞争力,因为对手们也大多转用类似结构。对细节的重视才是让956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比如卓越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双叉臂式悬架的螺旋弹簧和减震器被置于变速箱之上,因此不会受到气流影响。

此外,956的地面效应也值得一提。依据当时的新规则,Group C组别可以适当利用地面效应,不过为了防止走向极端,也明确要求前后轴之间的底盘必须平坦,其余部分则无限制。于是,956的平坦区域后方(也就是紧贴着发动机和变速器底部)安装了巨大的文氏管,车尾造型也因此明显上翘。同时,引入凯夫拉技术(一种防弹纤维)的塑胶车身为它提供的下压力是917的三倍之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