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庄滚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由福一公率领的老弟兄几家从江西陶渊明的老家逃难来到丹阳湖湖畔——当涂县

新临川村陶庄落脚谋生。到了明嘉靖年间(1522—1567),陶氏一先祖在梦中突见一条青龙由东方的横山顶上驾紫气而飞来,在陶庄村前降临下来,不见了。第二天早上,那位先祖到村前头察看,但见:两个排列对称的小圆塘,一条突起的长土坝,酷似两只龙眼和龙脊。于是那位先祖认定了,小青龙在陶庄村前降临并非梦幻。他随即召集家族中人议论此事,当即定下家规,不准破坏那两口小塘,不准在土坝上动土。为了供奉那条青龙,家族的人一齐动手,用竹篾扎起一条青龙放在家庙里。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三,家族的人为竹篾青龙穿上龙衣,再配上龙旗、龙云、锣鼓等在村上游玩,以保佑家族平安和庄稼丰收。后来家族的人丁越来越兴旺,人们认为是龙保佑的结果。但是,他们认为只有一条青龙太孤单,决定再配一只黄龙,黄龙为公龙,青龙为母龙。陶庄滚龙所带来的吉祥使邻村的羡慕,他们纷纷邀请去他们村游玩。陶庄滚龙的名气一年盛似一年,以村里游玩到镇上、县里,有时还被邀请到外县去。现在陶庄滚龙以民俗文化的形式,每年都要到县城去参演,甚至被邀请到市里,让城里人一睹陶庄滚龙风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