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作者:李霞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1
版次:1
页数:246
字数:241000
印刷时间:2010-11-1
开本:20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509717615
包装:平装
编辑推荐民族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也存在于民族之中。汉族、少数民族、归侨乃至外国侨民与海外世界,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社会、民族与国家、全球已处于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整体之中,因此对任一部分的研究,都需要在此整体性框架下进行。本丛书收录的各项精彩研究,采取比较的视角、田野工作的方法,从诸多角度探讨不同民族与社会的机理及其相互关系。这些研究不仅体现出人类学在认识民族与社会方面经验研究的可贵积累,,还体现出整体方法论上的可喜突破。从中也体现出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从实求知”、“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文化自觉”等理念,进而推动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发展。
本书为“民族与社会丛书”之《娘家与婆家》,以作者在山东一个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实践和性别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国社会的亲属关系体系。
内容简介在被界定为父系父权亲属制的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存在普遍的“妻管严”现象?为什么众多家庭在日常往来中与母系亲戚保持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本书以作者在山东一个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实践和性别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国社会的亲属关系体系。作者指出,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亲属关系经营活动,构建出了不同于正式父系谱系关系的实践性亲属关系网络,并使妇女在父系体制内创造出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
目录导言 实践与性别视角下的亲属关系
两个分家事例
为什么分家?
主流视角遮蔽了什么?
新视角下的妇女亲属关系实践
第一章 村庄生活:“为人”中的关系网络
张村一日
亲属结构:“自家”和“亲戚”
“为人”:乡村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第二章 闺女:婚姻预期下的娘家生活
“为闺女”的生活
家谱外的家庭成员
说亲和定亲
第三章 从娘家人到婆家人的过渡
待嫁的日子
婚礼上的新娘
两栖的初婚生活
第四章 小媳妇:生活家庭的建立
生育
作为子辈诉求的分家
作为儿媳妇诉求的分家
新的生活家庭的建立
第五章 老娘们:生活家庭的经营
生活家庭的内部关系
谁在当家
家庭的“为往”网络
第六章 老妈子:在变化中重新适应
生活家庭的巅峰阶段
生活家庭的衰落
老年妇女的赡养
第七章 丧礼:交接完成与身份确认
丧礼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娘家权力的交接与延续
妇女的身份确认
延伸的讨论:女性的身份归属及其文化意象
讨论 女性的后台影响力
女性的生活空间与乡村社会网络
隐蔽的情感权力
走向前台的后台权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