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伍相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题伍相庙

年代:唐朝

作者:常雅

体裁:七言古诗[1]

作品原文常雅

苍苍古庙映林峦[1],漠漠烟霞[2]覆古坛[3]。

精魄[4]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5]寒。[1]

作品注释[1]林峦:树林和山峦,指伍庙外吴山景物。

[2]烟霞:烟雾霞光,亦兼指庙中祭祀的香烟。

[3]坛:安置神像的场所。

[4]精魄:即魂魄,旧时谓人的精神灵气。

[5]浙江:钱塘江的旧称。[1]

作品赏析伍相庙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南的吴山上,为祭祀春秋末年吴国大夫伍子胥而建。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为楚国贵族。其父伍奢因极言直谏而被楚平王所杀,他便逃至吴国。他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使吴国国势日盛,后率军攻破楚国,为父报仇。吴王夫差时任大夫,参赞国事,权位相当于宰相。因反对与越王勾践议和及北上争霸而得罪夫差,渐被疏远。后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令其自杀。伍子胥死前曾说:“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吴王夫差听后大怒,特将伍子胥盛入鸱夷草(皮袋),投入钱塘江中。传说伍死后成为江神,钱塘江潮即其怒气化成。他是中国先秦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有关他的种种故事在后代久久流传。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正直远见和不幸遭遇,遂立庙而祀之。作者这首凭吊怀古诗简略地描绘了伍庙内外景象,然后着重点明伍子胥死不瞑目,怨气化为钱塘怒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伍子胥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不平。诗写得含蓄深沉,凝炼有力,很能发人深省。[1]

作者简介常雅,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僧。生卒年、姓氏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920年前后在世。《全唐诗》中存其诗一首。[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