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英文名称:
The Matrix Reloaded
更多中文片名:
骇客任务:重装上阵
22世纪杀人网络2:决战未来
更多外文片名:
The Matrix 2 .....(USA) (working title)
The Matrix Reloaded: The IMAX Experience .....(USA) (IMAX version (promotional title))
影片类型:
动作 / 惊悚 / 科幻
片长:
138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演职员表导演 Director:
安迪·沃卓斯基 Andy Wachowski .....(as The Wachowski Brothers)
拉里·沃卓斯基 Larry Wachowski .....4 (as The Wachowski Brothers)
编剧 Writer:
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characters) (as The Wachowski Brothers) &
拉里·沃卓斯基 Larry Wachowski .....(characters) (as The Wachowski Brothers)
安迪·沃卓斯基 Andy Wachowski .....(written by) (as The Wachowski Brothers) &
动作指导:
袁和平Yuen Woo Ping
演员 Actor:
劳伦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Morpheus
基努·李维斯Keanu Reeves .....Neo
Ray Anthony .....Power Station Guard
Christine Anu .....Kali
安迪·阿尼斯 Andy Arness .....Police #2
Alima Ashton-Sheibu .....Link's Niece
Helmut Bakaitis .....The Architect
斯蒂夫·巴什托尼 Steve Bastoni .....Soren
Don Battee .....Vector (as Don Batte)
莫妮卡·贝鲁齐 Monica Bellucci .....Persephone
Daniel Bernhardt .....Agent Johnson
Valerie Berry .....Priestess
Ian Bliss .....Bane
Liliana Bogatko .....Old Woman at Zion
Michael Budd .....Zion Controller
Stoney Burke .....Bike Carrier Driver
Kelly Butler .....Ice
Josephine Byrnes .....Zion Virtual Control Operator
Noris Campos .....Woman with Groceries
Paul Cotter .....Corrupt
Marlene Cummins .....Another Old Woman at Zion
Attila Davidhazy .....Young Thomas Anderson at 12
伊斯·戴维斯 Essie Davis .....Maggie
Terrell Dixon .....Wurm
Nash Edgerton .....Security Guard #5
Gloria Foster .....The Oracle
David Franklin .....Maitre D'
Austin Galuppo .....Young Thomas Anderson at 4
Nona M. Gaye .....Zee
Daryl Heath .....A.P.U. Escort
Roy Jones Jr. .....Ballard
Malcolm Kennard .....Abel (as Malcom Kennard)
David Kilde .....Agent Jackson (as David A. Kilde)
兰德尔·杜克·金 Randall Duk Kim .....The Keymaker
Christopher Kirby .....Mauser
Peter Lamb .....Colt
Nathaniel Lees .....Mifune
Harry J. Lennix .....Commander Lock (as Harry Lennix)
Tony Lynch .....Computer Room Technician
Robert Mammone .....AK
Joshua Mbakwe .....Link's Nephew
Matt McColm .....Agent Thompson
Scott McLean .....Security Bunker Guard #2
Chris Mitchell .....Power Station Guard
Steve Morris .....Computer Room Guard
凯瑞-安·莫斯 Carrie-Anne Moss .....Trinity
托瑞·玛赛特 Tory Mussett .....Beautiful Woman at Le Vrai
Rene Naufahu .....Zion Gate Operator
Robyn Nevin .....Councillor Dillard
David No .....Cain
金妮韦芙·奥蕾利 Genevieve O'Reilly .....Officer Wirtz
Socratis Otto .....Operator
Harold Perrineau Jr. .....Link
贾达·萍克·史密斯 Jada Pinkett Smith .....Niobe
Montaño Rain .....Young Thomas Anderson at 8
Adrian Rayment .....Twin #2
Neil Rayment .....Twin #1
Rupert Reid .....Lock's Lieutenant
David Roberts .....Roland
Shane C. Rodrigo .....Ajax
Nick Scoggin .....Gidim Truck Driver
Kevin Scott .....18 Wheel Trucker (as Kevin C. Scott)
Tahei Simpson .....Binary
Frankie Stevens .....Tirant
Nicandro Thomas .....Young Thomas Anderson at 2
吉娜·托瑞斯 Gina Torres .....Cas
Andrew Valli .....Police #1
Steve Vella .....Malachi
John Walton .....Security Bunker Guard
克莱顿·华生 Clayton Watson .....Kid
雨果·维文 Hugo Weaving .....Agent Smith
Cornel West .....Councillor West
雷·沃纳尔 Leigh Whannell .....Axel (as Leigh Whannel)
Bernard White .....Rama-Kandra
兰伯特·威尔逊 Lambert Wilson .....Merovingian
Anthony Wong .....Ghost
Anthony Zerbe .....Councillor Hamann
邹兆龙 Collin Chou .....Seraph
制作人 Produced by:
Bruce Berman .....executive producer
格兰特·希尔 Grant Hill .....executive producer
Andrew Mason .....executive producer
Phil Oosterhouse .....associate producer: EON
Vicki Popplewell .....associate producer (as Vicki Poppelwell)
Steve Richards .....associate producer
乔·西尔沃 Joel Silver .....producer
安迪·沃卓斯基 Andy Wachowski .....executive producer
拉里·沃卓斯基 Larry Wachowski .....executive producer
制作发行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SDDS
评级:
Rated R for sci-fi violence and some sexuality.
级别:
Singapore:PG Argentina:13 Australia:M Chile:TE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Peru:PT UK:15 Sweden:11 France:U Spain:13 USA:R Canada:13+ Hong Kong:IIB Singapore:NC-16 Finland:K-11 Canada:14 Norway:11 Brazil:12 Ireland:15 South Korea:15 Canada:14A New Zealand:M Japan:PG-12 Denmark:11 Philippines:PG-13 Switzerland:14 Egypt: Israel:PG
制作成本:
$127,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 - US, Canada, Bahamas & Bermuda; Village Roadshow Films (BVI) Limited - All Other Territories
拍摄日期:
2001年3月 - 2002年8月21日
摄影机: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70 mm (horizontal) (IMAX DMR version)
剧情简介上回说到NEO同学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使命,在中弹“复活”的同时,他也变成了无所不能“救世主”。结尾的“飞升”象征着人类超级英雄的诞生:NEO将带领锡安基地的人民,打响对机器世界的反击战,并将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这场战斗,还人类以自由之身。他的使命会实现吗?矩阵会那么甘心被摧毁吗?
实际上,整个《重装上阵》是NEO探寻自己使命背后真相的过程,他要为自己的行动寻找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在上集打败密探史密斯、救出墨菲斯之后,NEO随同亲密爱人翠尼蒂和其他战友一起,乘坐Nebuchadnezzar号飞船返回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据点——锡安基地。在那里,他们和其他自由战士们聚集到了一起,其中包括墨菲斯的甜蜜冤家——奈奥比美眉。另外,基地的政治家们也上场了。
就在这时,矩阵系统决定“先下手为强”,派遣了为数250000的电子乌贼大军,开始进攻锡安基地,积弱的基地防守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如此强大的机甲兵团,看来人类最后的香火也岌岌可危;当然,墨菲斯他们的飞船上有各种各样的资料,自然少不了中国那几本名为《左传》《史记》之类古籍的电子版本,NEO他们一下便想到了“围魏救赵”的良策,决定再次潜入矩阵,从内部破坏它,最后达到消灭机甲兵团的目的……
假若明天这场战争能够结束?难道不值得为之战斗吗?难道不值得为之牺牲吗?
当尼奥提出墨菲斯和崔妮蒂以前都问过的问题时,他做出了一个代价很大的决定,他要寻找并接受真相,将他的灵魂从母体中释放。
一切都从“选择”开始。
现在,当人类最后的城市锡安陷入机器军队的包围时,尼奥充分发挥了他的超能力。短短几个小时要把人类最后的领土从25,000个专门摧毁人类的电脑哨兵手中解救出来。不过,墨菲斯的信念鼓舞了锡安的人们,他们相信“救世主”尼奥将实现先知的预言,结束与机器们的战争。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尼奥的身上。而尼奥在寻找行动的方向时,发现自己陷入令人烦恼的幻觉之中。
为爱情和信念所激励,尼奥和崔妮蒂选择了与墨菲斯一起回到母体,运用他们非凡的技巧和装备,对抗电脑系统的压制和利用。然而,母体内部存在着强大的力量反对他们的自由抉择。
与此同时存在的还有被母体流放的特工史密斯,因为与尼奥解不开的联系迫使他违背系统,导致他被系统删除。一度被他轻视的“人性”驱使他向尼奥进行无穷无尽的复仇。
在进一步了解母体结构的危险旅途中,作为人类命运的关键人物,尼奥将遭遇更大的对抗,面对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更惊人的真相和更加困难的选择。
在爱情与真相、信念与知识、目的和动机交错之中,尼奥必须顺着自己选择的方向走下去。“如果我无能为力?”他问,“如果我失败了呢?”
那么,锡安就会陷落。
尼奥中弹复活后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他将带领锡安基地的人民,打响对机器世界的反击战。第二集中,尼奥探寻自己使命背后真相,为自己的行动寻找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与此同时,矩阵系统决定先下手为强,派遣了为数25万的电子乌贼大军,开始进攻锡安基地。尼奥他们决定再次潜入矩阵,从内部破坏它。在寻找矩阵系统内唯一知道系统弱点的“制钥者”的过程中,尼奥、墨菲斯和翠尼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敌人的能力已升级,数量更是大大增加。
幕后制作【黑客效应】
1999年的《黑客帝国》不但以极具大胆的视觉创新俘获了全球观众的视线,还让一系列商业电视、音乐电视和电影等效仿作品应运而生,其中对现实和身份的置疑更令人回味无穷。在最初创作《黑客帝国》时,沃卓斯基兄弟就希望将影片拍成三部曲,首部的成功让两人的想法得以延续,紧随其后的续作将由《重装上阵》和《矩阵革命》两部组成。
《黑客帝国》的延续其实是一场超越自我的革新,像首部中的"子弹时间摄影术"和续作中的"虚拟人"技术都在不断重新定义着电影拍摄的极限。同时,黑客帝国影片还打破了动作编排的构造极限。他们将经典功夫电影的元素与西方枪战动作、东方武术和吊钢丝融为一体。在香港导演,例如吴宇森和袁和平的电影传统中,主演们都有着自己的动作套路。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动作为叙事服务,动作推进了叙事,而不是作为增强娱乐性的噱头。
沃卓斯基兄弟将哲学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杰作还催生了一系列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围绕《黑客帝国》影片进行剖析和阐述。很多大学的课程都因此由哲学向科幻、电脑信息沟通、信仰和当代文化延伸。因电影而产生的大量想法正证明着沃卓斯基兄弟极具创新的拍摄手法已经深入人心。
【苦练身手】
2000年11月,所有演员重新回到了《重装上阵》和《矩阵革命》的训练场。袁和平回忆说:“演员们的身材更棒了,他们更适合各自的角色,而且更清楚的理解我们的要求。”
“这两部续集所接受的训练强度可能是第一部的三倍”,基努·李维斯承认,“尼奥的功夫和吊钢丝更加复杂,甚至在续集的一场打斗中,动作比第一部的总和还多。”
当年的冬季格外阴冷多雨,圣莫尼卡机库中留下了演员们受训的身影。特技组人数几乎是第一部的三倍,其中包括12个扮演特工史密斯的特技演员。李维斯每天至少要投入7小时练习武术。在拍摄《黑客帝国》之前的训练中,他由于颈部手术而活动受限,袁和平相应调整了动作设计,尽量减少了腿部动作。这次,李维斯终于不再有任何限制,他回忆说:“我做的越多,他们就要求的越多,虽然有趣,但同时也非常辛苦。”在训练过程中,李维斯甚至曾被要求坐在放满冰块的浴缸里。
“基努异于常人,”袁和平说,“他是一个超级完美主义者,即使我觉得非常好了,可他仍对自己的表演不满意,我尽最大的努力帮他达到他想要的水准。在第一部中,尼奥单手与特工打斗。可在《重装上阵》中,尼奥要随特工一道升级。我必须给尼奥增加大量动作,尽管这些动作很有难度,但基努都很好的完成了。”
为了完善一段5分半钟的打斗镜头,李维斯和12个特技人员一起训练了9周,在短短的330秒内,他们要完成500个动作。因为尼奥要同时和100位史密斯特工交手,所以李维斯必须学会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密集、频繁的移动,而那些史密斯特工的替身也要观察雨果·维文的动作并准确的模仿出来。
在拍摄茶馆中的打斗场景时,李维斯要同扮演六翼天使的邹兆龙交手,两个角色的武功水平应该相同,但邹兆龙是一位习武多年的东方演员,与有着10年武术功底的邹兆龙相比,李维斯就是刚刚入门的初学者,于是袁和平必须让李维斯的技艺得到快速提升,以让两人的身手不相上下。
凯瑞-安·莫斯有力而精准的“蝎子腿”可谓让人过目难忘,为了这个动作莫斯足足训练了6个月,腿伤自然难免。而劳伦斯·菲什伯恩也未能幸免,他在训练中严重拉伤了手腕,不得不戴了6周的软石膏。
【虚拟拍摄】
2000年3月,影片的特效团队在特效总监约翰·盖特(John Gaeta)的带领下开始着手本片中的1000多个特效画面,盖特曾因首部《黑客帝国》赢得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尼奥同100名升级后的史密斯特工过招是《重装上阵》中的两大重头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镜头运动。如此多的人物,如果用"子弹时间摄影术"来应付的话,将会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沃卓斯基兄弟和盖特想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放弃使用"子弹时间摄影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使用全面的“虚拟拍摄”技术。
所谓“虚拟拍摄”,在沃卓斯基兄弟的构想中,就是在电脑的虚拟场景中完成导演所要求的效果。拍摄所需的各种元素全部被整合进了电脑,然后,导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电脑中"指挥"角色的表演和动作,从任意角度取景,简而言之,就是拍摄出导演想拍摄的任何场景。但是,所有输入到电脑里的数据又是全部源于真实世界,也就是说,输入电脑中的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必须是真实世界和演员的"全息"复制,等于是把一个真实的世界克隆到电脑里的虚幻世界,从而在物理意义上打通“虚拟”与“真实”的界限。
利用“虚拟拍摄”,导演能创造出在真实世界不可能完成的镜头,同时由于虚拟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完美复制,观众根本无从挑剔表演、动作和场景的真实性。
以尼奥大战100个史密斯特工的场景为例,为了达到“虚拟拍摄”的要求,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取得交战双方的全息复制数据,说白了就是如何真实的创造“虚拟人”。100个史密斯的虚拟人形象是从扮演史密斯的雨果·维文和他的12个替身演员身上提取数据的。
替身们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训练,主要是模仿雨果·维文的一言一行,包括他的各种表情和动作习惯,据说最后连雨果本人都接受不了,因为感觉整天面对着12个"自己"。当替身们对雨果的模仿达到导演满意的程度后,动作指导袁和平的小组和基努·李维斯加入了进来,开始动作戏的排练,在这过程中,用“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技术将所有尼奥和100个“史密斯”该完成的动作全部输入电脑。单单这项工作就持续了整整4个月,创造了电影史上 “动作捕捉”之最,而且事实上已经超越了所有大型三维游戏曾使用过的动作捕捉数量(电脑游戏是“动作捕捉”的最大市场)。“动作捕捉”也让袁和平的动作设计更加得心应手,他可以设计出很多常人难以做到的动作,并通过电脑修饰,使武术动作看起来更加有力而舒展。
在所有动作被记录、输入进电脑后,虚拟人将被盖特的特效团队赋予肌肉和骨骼,然后再被覆盖上和照片一般清晰、真实的肌肤和衣服。在创造虚拟人的过程中,盖特的特效小组又发明出一项尖端技术——“全息捕捉”(Universal Capture),简称U-Capture。他们使用5台索尼超高精度HDW900型数码摄像机,呈半圆形对准演员的面部,当演员开始表演时,摄像机捕捉下演员脸部的每一个精细反应,从一根发丝的摆动到每条皱纹的抽动方式都不会错过(HDW900能清晰拍摄到毛囊和毛细血管)。然后综合5台机器的数据,就可以得到演员面部的三维精确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未被压缩,而是直接输入大型电脑系统,每秒钟的数据流量超过1G。特效小组再将这些真实的面部表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情节"贴"到相应的虚拟人身上。由于无论是虚拟人的身材、动作、表情,还是他们的服装在动作时的变化,都是直接从真实表演当中复制过来的,虚拟人也就和真实世界中的演员别无二致了。
最后,另外“复制”好的虚拟场景、道具,和一些影片需要的特殊效果被加了进来,完美的组合成和真实世界如出一辙的虚拟世界。盖特称之为“虚拟制片厂”,无限制的多样化运镜和剪辑由此成为可能。沃卓斯基兄弟正是利用“虚拟拍摄”这一革命性技术,在Burly Brawl一战中,以让人难以置信的角度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镜头运动:例如镜头自由围绕尼奥和100个史密斯,或者在他们中间任意穿插、流畅的从超慢速过度到超高速。可以说,"虚拟拍摄"让导演无限的想象力得以发挥。
【视觉预览】
《重装上阵》中的另一场重头戏是长达14分钟的高速路追车戏,乔·西尔沃(Joel Silver)形容这场追车戏让所有其他影片都望尘莫及,这场追逐中有300多辆各型车辆,其中有数十辆车会发生碰撞和爆炸,被爆炸气浪掀起来的车又将制造更多的碰撞和爆炸,这其中翠尼蒂还要以高速摩托车载着"制钥者"在混乱中逆向行驶,简直是对特技编排的一次终极考验。因为所有场景都要进行实拍,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特技人员的伤亡惨剧。
剧组决定采用“视觉预览”系统来编排这场影史上最复杂的追车戏。简而言之,“视觉预览”就是在电脑上模拟出一个实际场景来,然后在其中对机位和角度等进行试验,从而找到最佳方式,最后用动画演练,以观后效并相应做出调整。
为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场景准确无误的进行,剧组在正式开拍的一年前就开始准备,设计人员和工程师用三维模型来确定每部高速行驶的车辆的轨迹以及在碰撞和爆炸过程中的移动方向。最终,通过“视觉预览”系统,特效和特技小组将每部车的速度精确到1英里/小时,同时也为每位特技驾驶员制定出了详细操作流程,使得这场超级大追车得以完全按计划进行,同时又看不出编排的痕迹。
另外,“视觉预览”还帮助沃卓斯基兄弟捕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效果。在这场戏中,摄像机似乎经常被置于以往追车场面中前所未见的位置。兄弟俩经常突发奇想,然后利用“视觉预览”来检验在银幕上的效果,然后特技人员再利用模拟结果实际规划出真实场景中的拍摄方式。
【布景掠影】
《重装上阵》和《矩阵革命》的主要拍摄都是在澳大利亚完成,由于工程浩大,这两部影片共为当地提供了3500份工作,雇用了80个全职演员和成百上千的临时演员。在艺术部门,为完成两部影片总计150套的布景,制作设计师欧文·帕特森(Owen Paterson)雇用了400多人,他回忆说:“布景工作相当繁重,而且我们的摄影棚数量有限,有的布景只用了两天,工作流程在制作、拍摄、拆掉、准备下一个布景间往返。”
拍摄追车戏的高速路并非是被封闭的现有公路,而是剧组特地铺设的,这段仅长1英里半的高速公路其实是在阿曼达海军基地的飞机跑道上改建的,包括两个天桥和一堵19英尺高的水泥墙。其中筑起水泥墙用了100人,而高速公路的造价是每平方英尺4.19美元。在完成拍摄后,高速公路布景被拆掉,所有木材按外景经理皮特·诺瓦克(Peter Novak)的安排被运往墨西哥,用于建造100个低收入家庭住房。诺瓦克由此被授予第七届加利福尼亚外景奖的人道主义奖。
帕特森的部门经常要为同一场景制作两、三个版本的布景,以体现不同阶段的损坏情况,而像梅罗文加王朝的城堡之类的很多布景需要能够承受大量的动作。另外,帕特森的部门还为影片设计了大量橡胶武器,他们用浇铸和绘画的方法制作这些外形复杂的橡胶武器,而且因为损坏率非常高,他们必须不停的制造。
精彩花絮最初在片中扮演Zee的年轻歌手艾莉亚在2001年8月25日的一场空难中丧生,后来诺娜·盖耶(Nona Gaye)替代了她。
通用公司为本片提供了300辆车,结果在拍摄结束时,300辆车全部被毁。
影片全球票房超过了7亿3500万美元,成为影史上最成功的R级片。
影片以同时发行8517份拷贝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由于在片中出现,三星公司生产的1万部SPH-N270型手机很快销售一空。
本片是该系列影片中拍摄投入最高的。
美国 《黑客帝国2》首映176天后,《黑客帝国3》上映
《黑客帝国2》的拍摄周期为270天
在《黑客帝国2&3》拍摄期间,由乔·希沃担任制片的6部影片上映
为饰演塞拉夫,李连杰开价一千三百万美元
制片方为李连杰开出的片酬为三百万美元
李连杰没有出现在《黑客帝国2》中
在《黑客帝国2&3》中出现了2500组以上的电脑特效
为拍摄《黑客帝国2&3》所雇佣的人数为3300
《黑客帝国2&3》的预算合计三亿美元
为《黑客帝国2》修建的高速公路长度为1.5英里
拍摄高速公路追逐一幕共花费四千万美元
拍摄高速公路追逐一幕用了45天
墨菲斯服饰的总重量为15磅
墨菲斯的服装有22套备份
尼奥服装的每码布料价值3美元
拍摄锡安城场景时共用到了1000个替身
拍摄尼奥与100个史密斯打斗的镜头需要72个镜头同时工作
基努拍摄影片时的体重为165-170磅
基努拍摄《黑客帝国1》时的片酬为一千万美元,而续集的片酬为票房总额的百分之十五(预计超过一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