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翰林楼清真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真寺简介淮阳县翰林楼清真寺,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白楼乡翰林楼村。始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社首苏厚春、苏传益等人建礼拜房5间,在涸河东买地11。75亩,供清零点寺自养之用。聘请苏传林为社首阿訇。

清真寺历史“文革”期间,清真寺改作生产队的牲口屋,宗教活动被迫停止,回族的风俗习惯遭到破坏。在1983年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时,清真寺重新恢复使用。在社首苏传德、苏传景、苏训贤、苏训知等人的积极倡导下,全村人集资5500元,建简易大展3间,北讲堂2间,水房2间,宗教活动得以正常开展。1999年本坊穆斯林苏军辉从东南亚伊斯兰基金会引资8万元,社会捐款5万元,由苏怡灵、苏训防等人成立筹委会,带领本坊穆斯林,动土25000方,填坑造地1。5亩,历时6个月,建成了阿拉伯样式清真寺一座。其中大殿103平方米,水房60平方米,讲堂60平方米,门楼及围墙340平方米。成为县内别具一格的清真寺,也是县内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的清真寺。翰林楼清真寺注重民族团结,曾多次被县、乡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