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福州的对外交通,除闽江水路外,还有陆路交通。陆路,主要靠三条驿道:1.南驿道:从南门出城经万寿桥到达峡北,渡江到方岭,转大田驿,接福清常思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避峡江之险改设官路,从万寿桥西折入阳岐,渡江至大田驿,接福清、经莆田、仙游、闽南入广东省。南驿道的遗迹现仅存万寿桥(元代)、阳岐午桥(建于宋嘉祐三年)。2.北驿道:从城东北出井楼门,陟大北岭,经降虎寨、宦溪、板桥至连江,接罗源,经闽东进入浙江省。北驿道在郊区尚存不少遗迹,其中有一条从崇福寺后山至连江县的古石路,石路宽约2米。该石路系宋嘉祐三年(1058年)由怀安知县樊纪募建。驿道上的宦溪石桥(建于宋元祐六年)、降虎石桥(建于宋绍兴四年)、杜溪桥(建于宋绍熙二年)均保存完好。3.西驿道:从城内出北门,穿越小北岭,经闽侯县的柯岭、江洋、大湖及古田县水口驿抵南平;或由西门出发,经侯官芋原驿、古田水口驿到南平,经闽北进入浙江省。这条驿路主要是水路,系进京之路。西驿道在郊区小北岭尚存遗迹,从新店乡正心堂右侧,经岭头、青石溪、下寮、上寮至摄头的石路面宽1.3米至2米左右,多用条石铺就。其中最完整的是赤桥至岭头(3公里)和上寮到摄头(5公里)的古驿道,该石路系宋崇宁初建造,驿路上的上寮百丈岩下的石拱桥保存完好,为福州少见的大型古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