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江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节江蓠是一种食用海藻,产量很大,生长期为每年冬末至夏初之间,以4、5月间最盛。其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圆柱状,基部有一小的圆盘状固着器,一般高10~18cm;芒果棕色,新鲜时微带红色;体肥厚多汁,质脆易折断。大量生长在内湾及港口有淡水流入的泥沙滩上。分布于中国海南省、越南。

中文学名:

节江蓠

二名法:

Gracilaria articulate

门:

红藻门Rhodophyta

目:

杉藻目Gigartinales

科:

江蓠科Gracilariaceae

属:

江蓠属Gracilaria

种:

节江蓠

模式标本产地:

中国海南省儋州市新英港

目录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细部特征生殖特征习性产地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圆柱状,基部有一小的圆盘状固着器,一般高10~18cm,互生,偏生或不规则的二叉式分枝;分枝的枝径一般1.5~2.5mm,基部渐细,常形成一个极细的415~1340μm长、150~365μm宽的细柄,枝本身常一次或多次缢缩形成二至数个连接的节间,由许多节间连接的整个分枝自基部向顶端渐细,末端常有一新生的极短细的节间;节间常弧形弯曲,往往很长,一般为宽的10~20倍,顶端钝圆,与其下面的直径相同,基部也缢缩成细柄;节间的顶端钝圆,自其中央长出一个具有细柄的与亲枝相似的节间,当节间因外力而折损时,常自其破碎边缘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枝的节间,此时,顶端常呈现截形;有时在藻体分枝顶端或体下部有不缢缩的叉分现象。芒果棕色,新鲜时微带红色;体肥厚

节江蓠的细部结构图(9张)

多汁,质脆易折断;制成的腊叶标本能较好地附着于纸上。[1]细部特征藻体内部由髓层和皮层构成,中央有几个特大的薄壁细胞组成髓层,胞径850~1030μm,壁厚3~7μm;外围1~2层不规则的圆形小细胞组成皮层,细胞7~10μm × 3~7μm,内含色素体;皮层和髓层之间的界限极明显;体表胶质层厚10μm。[1]生殖特征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位于皮层中,密布于藻体主枝及小枝上;表面观圆至卵圆形,径33~36μm;切面观多为卵圆形,33μm × 24μm,周围部分皮层细胞变态,锦葵红色。囊果明显地突出于藻体表面,半球形,径530~950μm,无喙状突起,基部不缩;切面观,中央有一大融合胞,其上产生一些薄壁细胞组成的产孢丝,丝顶端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果孢子囊,囊径25~30μm,含明显的星状中心体。囊果被由9~12层细胞组成,厚60~85μm;表层细胞1~2层,呈方至长方形;内层细胞则为横椭圆形,胞壁明显,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排成纵列。产孢丝与囊果被间具有明显的吸收丝,丝宽3~7μm,长66~99μm。囊果顶端有一开孔。精子囊窠密布于主枝及小枝的皮层细胞中;切面观为不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腔状,属“V”型,40μm × 45μm,周围皮层细胞变态,发白,反光强的精子囊位于案的四周。窠顶端有一开口。[1]

习性大量生长在内湾及港口有淡水流入的泥沙滩上,附生于砂砾或各种小的贝壳上,涨潮时的水深约5~6m,退潮时2~3m处。四分孢子囊、囊果和精子囊均见于5月。[1]

产地中国海南省。越南。[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