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写的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在文中诗人表达了性是人性的本能需要,爱情是升华了的、纯洁的和自由的,但并没有宣扬爱情是可以放纵的。
作品名称:
绿蒂与维特
创作年代:
十八世纪
文学体裁:
诗歌
作者:
歌德
目录
作品概况作品原文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绿蒂与维特
创作年代:十八世纪
作者:歌德
作品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啊,怎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灵正在向你耳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请不要步我后尘。
(郭沫若译)[1]
作品赏析歌德的《绿蒂与维特》一诗广为人知,尤其是“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原因很简单,就是诗人说出了每个人内心已经存在,而以前不愿或不能说出口的真切感受。这就是爱情的人性直白,是人性的自然释放。人要是没有青春的燥动,那就成了爱情的可怜虫。因而,面对爱情,根本就用不着去遮遮掩掩。
然而,在中国,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桎梏,使人性遭到了压抑和束缚。把性视为洪水猛兽和肮脏龌龊的东西,性只是强权的占有。因而人类最美好纯洁的爱情,被封裹得严严实实。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由地点燃爱情的火焰。
诗人表达了性是人性的本能需要,爱情是升华了的、纯洁的和自由的,但并没有宣扬爱情是可以放纵的。对人性中的至洁至纯的爱情,人们应当去吝惜和保护,所以诗人说:“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并提倡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去追求、获取这美好纯洁的爱情。这也是东方文化所提倡的,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理念。[1]
作者简介歌德画像
[2]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86年6月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