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ton综合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

Bruton综合症即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又称Bruton种球蛋白缺乏,为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因1952年Ogden Bruton首次报道而得名,亦称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本病为性联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婴幼儿,以血循环中缺乏B细胞及γ球蛋白为主要特征,为最常见的先天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

病因

在B细胞活化的早期,B细胞胞浆中所特有的Bruton 酪氨酸蛋白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被磷酸化,与G蛋白、Src 家族成员结合,参与细胞内活化信号的传递。BtK基因定位于Xq22染色体上。BtK基因发生突变将影响前B细胞的分化成熟。在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中发现的BtK基因突变种类超过118种。该病属X-连锁隐性遗传,多发生于男性, 该病由一条染色体上携带有缺陷基因,经表型正常的母亲传给其儿子。

临床表现

病儿在出生后6~8月起发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持久的化脓性细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嗜血杆菌等)感染,而对病毒和真菌感染不敏感。因为患者机体内的前B细胞不能分化为SIgM阳性的B细胞,所以血清中缺乏IgG(<2g/L)、IgM、IgA、IgD和IgE,患者血循环和组织中没有成熟的B细胞, 淋巴结中没有生发中心,组织中无浆细胞。患者接种抗原后不产生抗体应答,但因T细胞功能和数量正常,对病毒、真菌等细胞内寄生物有一定抵抗力。

检查

通过对免疫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患儿外周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淋巴结缺少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和浆细胞,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极低下。但是患儿胸腺发育正常,其E花环形成和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也都正常。这说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缺失,而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近来发现,患儿骨髓内前B细胞数量正常,因此认为,体液免疫功能缺失可能是由于前B细胞分化成熟为B细胞的过程被阻断所致。

治疗

该病的治疗主要依赖免疫球蛋白的替代治疗和抗生素的运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