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江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脆江蓠为中国特有种。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圆柱形,基部具小盘状固着器,15~20cm高,可达40cm;藻体新鲜时浅红色,干后略变深;肥厚多汁,易折断。生长在潮间带较低处石沼中或潮下带砂石或贝壳上。

中文学名:

脆江蓠

二名法:

Gracilaria chouae

门:

红藻门Rhodophyta

目:

杉藻目Gigartinales

科:

江蓠科Gracilariaceae

属:

江蓠属Gracilaria

种:

脆江蓠

模式标本产地:

中国福建省东山布袋岙

目录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细部特征生殖特征习性产地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圆柱形,基部具小盘状固着器,15~20cm高,可达40cm,脆江蓠的藻体外形

2~3mm宽,2~4次分枝,不规则互生,偏生或叉分,分枝基部较宽,枝端逐渐尖细;藻体新鲜时浅红色,干后略变深;肥厚多汁,易折断;制成的腊叶标本易于附着于纸上。[1]细部特征藻体内部横切面观,中央由大的不规则圆至椭圆形薄壁细胞组成髓部,径232~598μm,胞壁厚6.6~8.3μm,外围以1~2层小的近圆形内皮层细胞,径23~33μm,最外层是含有色素的表皮层细胞,10~17μm × 7~10μm大小;髓部与皮层间界限明显。[1]生殖特征四分孢子囊散生在藻体皮层细胞中,表面观卵圆形

脆江蓠的细部结构图(9张)

或亚球形,31~43μm大小,切面观卵圆形或长圆形,26~63μm × 17~33μm大小,外围以稍变态的皮层细胞,十字形分裂。囊果明显的突出体表面,圆锥形或半球形,664~913μm × 650~880μm,略具喙,基部不缩,切面观,中央有一融合胞,产孢丝由一些大的薄壁细胞组成,在产孢丝与囊果被间具有许多明显的吸收丝,果孢子囊圆形或卵圆形,20~36μm × 10~20μm,果被厚100~191μm,由7~12层细胞组成,最外层含有色素体,细胞卵圆形一长圆形,其余部分,7~10层圆形或横椭圆形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纵裂,具有不明显的次生纹孔连结,最内的3~5层细胞小,不规则球形;精子囊浅坑状,属“T”型,散生在藻体的表皮层,30~53μm深,30~43μm宽,被变态的延长的皮层细胞分隔。[1]

习性生长在潮间带较低处石沼中或潮下带砂石或贝壳上。[1]

产地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该种为中国特有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