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简介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重要城市、中南军政重镇——衡阳设立的新型部队,师级军队建制,隶属广州军区和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政府的双重领导。
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为广州军区唯一一支预备役后勤保障部队,成立于2000年1月18日。其主要职责[1]是寓军于民,做好战时动员准备,提升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保障任务能力,参加和支持地方“四个文明建设”。战时转服现役后,担负战区范围内战役后勤和装备保障任务,承担略大于从联勤分部抽组的应急保障旅或者相当于野战兵站的保障任务,既可成建制动员使用,也可分专业、按模块使用。
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组建后,相继建立机关、营队,直属连队的现役军人党支部,预建营(连)党委(支部),并完成预任预编任务,预任官兵中党团员比例、文化程度、复退军人比率、专业对口率均达到总部要求。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还与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政府、衡阳警备区联合制定《预备役部队官兵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理顺预备役部队与县(市、区)党委、政府和人武部的关系。
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快速动员和作战能力;切实做好战时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转为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近年来,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按照“军魂立旅、组训强旅、人才兴旅、按纲建旅、从严治旅,参建用旅”的总体思路,大力加强细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夯实营连基层建设基础,严格部队安全管理,积极参建参治,全面建设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党委班子建设,战备训练,安全管理和参建参治等各项工作均跨入两级军区先进行列。
2005年至2009年,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先后被广州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旅团单位[2]”、“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预防犯罪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后勤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地方大学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密码使用管理先进单位”、“房地产管理达标先进单位”,旅党委被广州军区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进党委”。
发展动态1999年4月,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在衡阳市珠晖区杨家花园筹建[3]。
2000年1月15日,衡阳后勤保障旅党委成立。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党委由11人组成,时任衡阳市市长的徐明华兼任第一政委,张志初大校任政委,周复初大校任旅长。
2000年1月18日,衡阳后勤保障旅在雁峰区丁家牌楼广州军区驻衡某汽车技工大队操场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阅兵式。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张德仁少将为保障旅授“八一”军旗。广州军区、省、市党政军领导出席会议并检阅部队。
2000年8月16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徐明华预备役大校军衔。
2001年7月31日,衡阳后勤保障旅在市有关部门选配53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入预任军官行列,并举行预任军官任职授衔仪式。衡阳后勤保障旅按照“强基固本、整训备战”的工作思路,要求预任军官加强军人意识、军魂意识、职能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时刻做好打仗的思想准备,履行国防义务,投身预备役部队建设。
历任领导第一任政委:张志初大校
第一任旅长:周复初大校
第二任旅长:黄跃大校
第二任政委:龙建湘大校
第三任旅长:杨泽定大校
第三任政委:张国刚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