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目前,试点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国科学院关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决定2011年至2020年要继续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着力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简称:
“知识创新工程”
创办时间:
1998年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主旨: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重大科技问题:
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
目录
总体情况 奏 鸣 曲创新成果 百花齐放优秀人才 试锋砺刃科技产出 别样英雄产业发展 意气风发调整布局 顶天立地促进转变 功在千秋加强辐射 纵横连营广纳贤才 不拘一格着眼未来 争创一流2011-2020年 深入实施
总体情况 奏 鸣 曲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序幕由此徐徐拉开。八年鏖战,八年搏杀,中科院不断加强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谱写了新时期一支威武雄壮的奏鸣曲。
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中科院初步实现了由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选创新领域的转变,由以跟踪为主向以原始科学创新为主的转变,由以模仿为主向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重大系统集成为主的转变,由以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产学研紧密结合转变。
2005年底,美国哈特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发表了一份《中国向前跳了一大步》的科技竞争力分析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的三个自主创新案例,其一是,中国未来几年将发射100颗卫星,从而形成全球地面观测系统,其二是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其三是能支持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龙芯2号CPU芯片。
美国国会智囊机构的这份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果的分量。众所周知,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和龙芯2号CPU芯片来自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而将形成全球地面观测系统,也有中科院所作的重大创新贡献,其中包括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为主研制的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
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序幕由此徐徐拉开。中科院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确定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
八年鏖战,八年搏杀,中科院不断加强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谱写了新时期一支威武雄壮的奏鸣曲。
创新成果 百花齐放
骏马奋蹄奔腾,一幅威武雄壮的西征军队图。只要胡伟武打开他的便携式电脑,这幅图画就跃然出现在屏幕保护程序上。
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胡伟武为主设计师的青年科研团队,仅用了15个月的短暂时间,便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不久后设计成功的龙芯2号,很快投入了市场化的实际应用。
龙芯CPU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研究和设计能力,以至于在2004年10月,世界头号CPU设计厂商的英特尔处理器技术主管Borkar不由地说:“龙芯2号的突飞猛进让人感到恐慌,其研发团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提高得相当迅速。”
“我们要做中国人能接受并用得起的计算机!”一直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的夙愿。如今,龙芯2号不但在江苏省建立了“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成批生产的以龙芯CPU为心脏的国民电脑,也已在西北甘肃省偏僻的黄羊川落户。“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实现龙芯的产业化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让国民都能用上1000元以下物美价廉的电脑,是我们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李国杰说。
以2004年为例,中科院推出的创新成果就有“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与配套任务”等90项,犹如“百花齐放”。
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上天,中科院高层领导运筹帷幄,研究所上下众志成城,攻克了以主动磁控为主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使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技术总体水平上了新台阶,现已成为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和上海市等认定的小卫星研发基地,今后国家战略需求的任务更饱满。
在全球能源普遍紧张的今天,俗称“煤变油”的重大项目,全面实现了中试厂模拟工业化运行,成功解决了关键工程技术——催化剂的有效分离问题,建立了系统的催化动力学研究方法,完成了工业化示范厂的成套自主产权技术方案。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所煤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煤合成油的核心技术,为“煤变油”工业示范及其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2005年10月15日,随着汽笛高亢的嘶鸣,装载援藏物资的列车陆续抵达拉萨,实现了世界在高原冻土上修建铁路的辉煌壮举。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路基成败的关键在冻土,冻土路基的稳定性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中科院寒区与旱区研究所承担的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率先提出“主动冷却路基、积极保护冻土”的工程设计思路,用于指导铁路设计和施工,受到铁道部门的肯定。参与编制的《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勘察暂行规定》和《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暂行规定》,成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原则和指南,使得铁路建设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
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中科院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高质量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及配套任务;自主研制成功 “曙光”、“深腾”系列超级计算机等。编撰完成了5000多万字的浩浩长卷、囊括中国全部植物种类的《中国植物志》等。激光物理、生命进化和有机分子簇集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量子信息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基因组测序与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世界纳米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等。在事关国家安全的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国家安全作出了战略性贡献。
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促进了全社会创新意识的提升,增强了我国科技界的创新自信心,扩大了我国科学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
优秀人才 试锋砺刃
我们看到了一幅“全家福”照片:作为“家长”的饶子和居中,他们个个年轻、开朗,在阳光的照耀下,笑得非常灿烂。孙飞是蹲在前排最左边的一位,极易让人误以为是位在读的大学生。拍这张照片,是因为他们知道Cell(《细胞》)杂志第二天要发表本课题组的论文,也算是个小小的庆祝。
2005年7月1日出版的Cell杂志,以15页的篇幅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是25年来我国本土科学家的原创性成果首次在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杂志上亮相。饶子和领导的8位中国青年科研工作者历时3年多,率先在世界上解析线粒体上一个和呼吸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体的三维精细结构。
这篇《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物II的晶体结构》论文,孙飞是第一作者,饶子和是通讯作者,如人们形容国际论文的一般惯例那样,第一作者是“先锋”,通讯作者是“主帅”,今年才26岁的博士生孙飞便是这样的一位“先锋”。
“他们年纪虽轻,但现在都挑起科研的大梁了。”作为研究所所长,也作为课题组组长的饶子和满心喜悦地说。他的弟子包括26岁的博士生杨海涛。杨海涛是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和PloS Biology上两篇具有重要影响论文《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结构》和《设计抗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广谱抑制剂》的第一作者。
青年科技人才也已成为中科院计算所的科研主力。该所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5岁。通过“百人计划”从海外引进的9名青年杰出人才,都已成了学术带头人和部门领导。荣获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胡伟武、孙凝晖,也是30多岁的年轻人。
通过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中科院已经顺利完成队伍代际转移。2004年,在创新岗位聘任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77%,所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7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得科技领军人物群体不断发展,仅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就达到470人。
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2004年底在学研究生达3.4万人,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如今,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年轻学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已不是新鲜事:华南植物园在《自然》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就是博士研究生王英强;动物研究所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李文东是第一作者;上海生命科学院的蒋辉、管吉松等研究生也先后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科研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中科院形成了既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又出高水平人才的崭新局面。
科技产出 别样英雄在SCI上发表的论文,生物物理所2004年的影响因子是4.2,到2005年则超过了5.1,所长饶子和说:“从2006年开始,我们可以不强调SCI了,我想即便我们不强调,影响因子也不会往下掉,我们现在考虑的是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是更高境界上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
诚如斯言,近年来中科院科技产出数量质量大幅提升,让人刮目相看。2004年,中科院发表SCI论文较1998年增长115%,总量已约为德国马普学会的2倍;在国际各领域居前20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已占全国同期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28篇,占全国的50%;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较1998年分别增长3.2倍和18.6倍。
国际权威刊物Cell之前25年来从未发表过中国科学家的论文,但就在2005年,发表在该刊上的中科院论文却接二连三。作为其中的作者之一,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张旭读出了另一层意义。他说,以前国内学者只要在国际著名杂志上面发一篇文章,就似乎成了英雄,“从2005年开始,生命科学领域的'英雄时代’结束了”。“今后大家可以用平常心对待论文发表,回归科学研究的本义。”
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应有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李国杰院士有个很好的阐述:“方式之一是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在推动新标准的建立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其中,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100多个企业参加制定的音视频编解码AVS标准,就是我国按国际惯例制定技术标准的一个范例,已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与重视。
中科院众多的创新“英雄”,更是把自己的“论文”写在了无边苍穹,写在了广袤大地。
产业发展 意气风发
2005年4月,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化学》上有位美国专家撰文称:中国南方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它与工业界的联系非常密切、广泛,不像北方别的一些城市里的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的联系几乎是一片空白!
有机化学所所长姜标开心地笑了:研究所不但2002年填补了国家连续四年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空缺,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辐射也捷报频传,其中如研发的一类具有全新结构和高效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不但实施了国内外发明专利保护,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型高效油菜田除草剂——丙酯草醚和异丙酯草醚,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仅2004年油菜田推广面积就已达到200万亩,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把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产业化的技术辐射紧密结合在一起,与社会资源要素组合,形成国家创新体系中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成为中科院许多研究所的目标。
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与联想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苏州星恒公司一成立就致力于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2004年,星恒公司架设了国内第一条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星恒公司的产能已经达到2000只/天,一次通过率超过90%。以物理所先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为基础,公司进行工艺和装备创新,走通了“手工—机械化—半自动化”的道路。目前,公司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已通过国内外相关权威机构认证,进入了国内外市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认为,星恒公司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先进的技术和联想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是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范例。
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对持股企业行使国有资产主人的权利。据统计,通过技术转移和转化,仅2004年中科院就为地方新增销售收入359亿元,利税近68亿元;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568亿元,利税39.4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作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技术开发与集成,自觉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中科院引领的步子迈得越来越扎实。
调整布局 顶天立地这个研究所的名字颇费琢磨:2001年前它叫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后更名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它在研究什么金属的冶炼?2003年10月21日,“创新一号”小卫星在中国发射成功。有些人开始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研究所是“冶炼”卫星的。
冶金“冶”出了颗卫星,该所现任所长封松林的话揭开了谜底:“我们这几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最大特色,就是在凝练科研目标中进行了成功的转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半导体、微电子等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处于重大转折点,美国留学归来的江绵恒博士出任了研究所所长,他和领导班子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认为必须立足本所曾经有过优势的材料和器件领域,立即进行转型,果断作出了学科结构调整、体制结构更新的决策,瞄准了如小卫星技术、MEMS技术等信息和通讯领域全新的科研目标。
由“冶金所”脱胎而出,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研究所已为中科院、更为我国开辟了四大学科方向和重要研究领域,第一是无线传感与网络;第二是MEMS,特别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服务对象的传感器,已经可以定型批量生产;第三是小卫星领域;第四是G4先进无线通讯技术。
通信技术不能“顶天立地”,过去一直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主力军的中科院的高层领导隐隐的心痛。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在知识创新中凝练科研目标,微系统所开拓了中科院过去技术很薄弱的无线通信领域,选择无线通信切入,从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结合部突破,超越3G,直接瞄准4G,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八年来,中科院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较大幅度凝聚与提升了科技创新目标,部署了一批新的科技生长点,大幅增强了自主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整体科技布局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促进转变 功在千秋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科院在飞船有效载荷、配套材料与设备、空间环境保障、空间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有效载荷和空间天文分系统的研制,建成了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和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开展了几十个课题的科学研究,攻克了近百项关键技术,创造了一百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飞船应用试验的圆满成功。
神舟六号相关工作的例证足以充分说明,中科院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科技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实现了由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选创新领域的转变,由以跟踪为主向以原始科学创新为主的转变,由以模仿为主向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重大系统集成为主的转变,由以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产学研紧密结合转变。
中科院的学科交叉不断扩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控、项目组织和建设非法人研究单元等措施,大力加强学科交叉。系统集成能力大幅增强,原有121个研究所整合为89个研究所,组建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光电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具有多学科综合优势并能有效系统集成的大型研究机构,建设了若干多所联合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基地。
这里,一台光学仪器就像一个延伸的炮筒。新年伊始,全国科技大会隆重召开,在北京展览馆亮相的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的多项成果,不由得让大家注目。
安徽光机所近年来以“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和谐发展”为主题,研发的“863”项目“机动车尾气遥测车”、“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气溶胶激光雷达”等众多光学监测设备已替代了同类进口设备,“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机动车排放道边自动监测系统”完成了成果产业化,已成功应用于北京、重庆等城市。长光程差分多组分污染监测设备在不改变硬件设备的前提下,仅通过污染物吸收标准谱,就可以监测许多无机污染气体以及多种无机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受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用户和专家好评。
“我们的'炮筒’要实现对城市污染源的实时在线'跟踪’,首先就要实现过去科研以'跟踪’为主,向今天以原始科学创新为主的转变!”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说。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中科院新的科技生长点不断形成。新建了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与研究型大学联合组建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地方共同新建了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新建了物理研究所国际量子结构中心、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等一批非法人研究机构。通过引进领衔科学家,组合国内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了“聚合物科学与材料研究团队”等一批起点高、方向新的科技创新团队。
加强辐射 纵横连营进入21世纪,中科院在继续支持科研人员与社会力量结合创办高技术公司的同时,花了相当大的精力探索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辐射技术成果。计算技术研究所找到的一条途径是与地方政府,特别是与沿海地区的高技术园区合作,建立以技术转移和人才辐射为目标的分部。
近年来,计算技术研究所在上海、苏州、宁波、东莞、肇庆等地建立了若干分部,这些分部既是当地的公共技术平台,又是计算所的技术辐射中心,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支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上海分部牵头成立了AVS-M产业联盟;苏州分部成立了“江苏省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在东莞成立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通过建立分部,计算所将逐步发展成为网络型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通过知识创新,光化学方法合成维生素D3生产新工艺、混合工质制冷系列超低温贮存箱、CTP印刷板材及套药等产业化项目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维生素D3光化学生产新技术由浙江花园集团接产,年产量已达30吨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厂家,截止到2004年底,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6亿元,利税约1.3亿元。
2005年岁末,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为依托,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立项组建,三年前由中科院和福建省合作共建的福建光电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此升格到国家级规划建设的层面,显示了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省,已拥有一支以中科院物构所为排头兵的自主创新中坚力量。
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中科院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与转移组织,探索网络型研究所等新的发展模式。组合使用政策与经济杠杆,推动研究所与企业共同承担各类科技任务,加强中试、示范、孵化及培训,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人才+成果”进入市场,发展高技术企业,产学研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初步形成。
广纳贤才 不拘一格拿美国护照的陈凌博士,走进了中科院第十九期所局级领导干部上岗培训班,在北京怀柔的“黄埔军校”里度过了十天。“能够回中国参加科研工作,我的感觉很好。”陈凌由衷地说。
陈凌是美国默克研究中心的艾滋病疫苗的主要发明人,2004年底,他在中科院的全球公开招聘中脱颖而出,成为在理事会领导下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首任院长。
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04年4月正式筹建以来,在人才招聘、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经组建了16个研究团队,吸引了10多位在海外有长年科研工作经验的专才加盟。该院关注全球流感及禽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潜心于相关药物与疫苗的研发,已经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以致路甬祥院长在视察该院时,不由地用了三个英文词来概括感受:impressive(感动)、surprise(惊讶)和excellent(优秀)。
此前的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外籍华人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在众多科学家的举荐下,担任中科院神经研究所所长,开创了国立科研机构由外籍人士担任所长的先河。鉴于蒲慕明先生的卓越贡献,最近国家向他颁发了200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
2004年10月底,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第一届国际灵长类生物医学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自然》杂志迅速报道了这一盛会。看到该所拥有1400多只实验用猴子和科研实力雄厚的灵长类实验中心,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Fraser Wilson很受鼓舞,决定留在昆明动物所长期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Fraser Wilson教授承担了“猕猴前额叶——顶叶在不同空间坐标系处理信息的作用”研究项目,得到了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这也是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对“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学者给予资助的首例。
而26岁的孙飞博士刚毕业,就通过生物物理所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被破格聘为了研究员。
中科院在创新中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动态更新”。2001年,停止了传统的职称评定工作。梁栋材院士说:“像孙飞这种'破格’的情况,要是在过去完全不可能做到,他实际上是'连破三格’,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直接被聘为研究员。”
“环观宇内多英杰,龙驭乌云虎啸风”。经过几年来的不懈探索,中科院已初步形成了公平公正、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和谐合作、流动有序、动态优化的用人新机制,初步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显著增强了科技人员的竞争意识,有效激励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也为全国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
着眼未来 争创一流抵上海,马不停蹄;赴兰州,风尘仆仆。在2005年夏秋之际,由路甬祥院长带领着战略规划的相关人员,几乎跑遍了中科院的所有研究所,开展对知识创新单位的全面调研,部署将进入的知识创新第三期工作。
中科院制定的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发展目标是:引领与带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新阶段,有效提升我国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殷切期望,出“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成为中科院全体将士出征的奋进号角。
中科院在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同时,将遴选重点领域,突破学科壁垒,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分割,发挥综合优势,加强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前沿部署,建设信息科技、空间科技等10个创新基地。
“未来美国创新特遣部队”,包括美国电子协会、美国物理学会、材料研究学院等28个学术机构和英特尔、微软这样的世界著名公司。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为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国家,我们需要一支像中科院这样的“创新特遣部队”!
2011-2020年 深入实施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汇报
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国科学院关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决定继续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着力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会议指出,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目前,试点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
会议强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1年至2020年要继续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按照“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要求,经过10年努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整体跨越。为此,一要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在战略性科技问题、创新跨越重要方向、前沿领域先导研究三个方面,重点安排和组织创新活动。二要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调整优化布局,建设区域创新集群和开放的创新基础设施。深化院所改革,形成有利于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三要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建设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的创新队伍。完善竞争择优聘用机制和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四要加强与企业、产业部门、地方、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的科技合作,吸纳国际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中国科学院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完成知识创新工程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