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叫天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
1919年10月~2004年1月27日 男 原名何万泰,江苏建湖人。
何叫天8岁学艺,10岁登台,艺名十岁红。初演丑脚,后改老生,兼演小生、净,戏路很广。他嗓音高亮,淮剧曲调的“连环句”是其创造的。代表剧目有《杨家将》(老令公、杨六郎),《忠王李秀成》(李秀成),《三女抢板》(黄伯贤)等。
是享誉淮剧剧坛的前辈艺术家。历任上海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上海淮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艺术顾问等职。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何 叫 天先生曾先后荣获1950年、1951年上海市春节戏曲演唱演员一等奖,1952年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以及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等等众多的荣誉。1953年,他随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代表团的演出。他1956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7年,何叫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何 叫 天是一位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初演丑角,后改老生兼文、武小生,武生,须生和花脸等行当,可谓“生、丑、净”俱全。他素以功底深厚、戏路宽广著称。自十岁登台以来,已演出了一百多出古今剧目。他在淮剧艺术长廊,成功塑造了《三女抢板》中的黄伯贤,《秦香莲》中的王廷玉和包拯,《杨家将》中的杨六郎和杨令公,《党的女儿》中的马家辉,《不能走那条路》中的宋老定,《忠王李秀成》中的李秀成,《大禹治水》中的大禹,《海港的早晨》中的王德贵,《玉梨飘香》中的老班长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得业界同仁盛赞,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由何老先生亲自挖掘、整理、改编和创排的淮剧剧目众多,历经多年的舞台磨砺,渐渐成为一系列淮剧老生戏的保留剧目,代代相传,久演不衰。何 叫 天创立的“何派生腔”,是淮剧重要唱腔艺术流派,贡献卓著。该唱腔流派讲究演唱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吐字清晰,音韵纯正,嗓音宏亮,用气深沉,给人以流畅、苍劲、舒展的艺术美感。善于运用颤音极富情感特色,并注重运用真假嗓,造成音色的强烈对比。其创作的“自由调连环句”更是开创了淮剧生腔艺术的新局面。何派生腔艺术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它成功借鉴民间说唱艺术,以较快节奏演唱的特点来运用于淮剧并加以革新,使曲调抒发人物情感或叙述情节,达到一泻千里的艺术效果。
为上海淮剧院的著名演员。2004年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