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南称戍,古称峡石,又称南峡关,今称小关,海拔142米,山脊为桐舒分界线,东西山崖高耸,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汉十九年(214年),吕蒙与甘宁伐皖,张辽率军往救,闻城已拔,乃退峡口,筑南峡戍,阻吴军北进,吴黄武七年(218),吴帅陆逊在此斩获曹休军万余人。明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起义军经南峡攻桐城,史可法率部守关激战,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攻破峡石关,斩清将米麟祺,并歼其所部千人.
亦称南称戍,古称峡石,又称南峡关,今称小关,海拔142米,山脊为桐舒分界线,东西山崖高耸,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汉十九年(214年),吕蒙与甘宁伐皖,张辽率军往救,闻城已拔,乃退峡口,筑南峡戍,阻吴军北进,吴黄武七年(218),吴帅陆逊在此斩获曹休军万余人。明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起义军经南峡攻桐城,史可法率部守关激战,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攻破峡石关,斩清将米麟祺,并歼其所部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