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罗山,出生于天正11年(1583年)卒于明历3年阴历1月23日(1657年3月7日))是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儒学家。本名信胜(日语假名:のぶかつ 罗马拼音: Nobukatsu),号罗山,字子信。出家后法号道春。
天正11年(1583年)出生于京都、他被其伯父收为养子。自小即表现出杰出的天才、文禄4年(1595年)进入京都的建仁寺学习佛教,但因为拒绝出家而返回家里。
他治学热中于朱子学,庆长9年(1604年)时遇到藤原惺窝,学问受其影响甚大,藤原亦对林罗山的聪颖相当欣赏,因而于次年的1605年将他推荐给德川家康,以二十三岁的年轻少年身份,成为德川的智库。
1607年他在江户为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家康的三子)讲学。宽永元年(1624年)时他成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秀忠的长子)的老师、以后幕府的相关政治、公文文书起草他多有参与。宽永12年(1635年)他起草了武家诸法度一书、次年1636年则参与了伊势神宫的参拜典礼。
宽永9年(1632年)他在上野国忍冈一地兴建先圣殿、之后称为昌平阪学问所,在此成为他发扬新儒学的基地。
林罗山对德川幕府早期成立时的各种相关制度、礼仪、规章和政策法令的制定贡献很大,此外他对日本儒学的推展亦功不可没。
之后林罗山的孙子林凤冈被赋予大学头一职,担任幕府学问的导师,并负责管理骏河文库。
他的墓地位在东京都新宿区市谷山伏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