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安平镇安平镇位于岑溪市的北面,东界苍梧县广平镇,北界苍梧县新地镇和藤县埌南镇,西邻三堡镇,南邻糯垌镇,东南邻诚谏镇,镇政府驻地太平街,东距梧州市58公里,南距岑溪市28公里;2003年,全镇有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27301人,其中农业人口26102人。总面积15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908公顷。

全镇农业总产值10790万元,同比增长3.32 %。农民人均纯收入1934元,同比增加104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40公顷,粮食总产量8429吨,其中水稻总产量7385吨;完成财政税收197.66万元,同比增长11.33%。投资560万元建设富宁村10000亩速生丰产林、供销社新街、古益村木片加工厂、石场等企业。乡镇企业总收入5119万元,总产值4818万元,同比增长5.1%;生猪饲养量31881头,出栏18685头,家禽出栏187.68万只,年末存栏52.65万只。其中三黄鸡出栏175.18万只,年末存栏45.95万只。有山地养鸡场56个,当年新增36个;进行牛品改462头,其中引进122头良种牛;当年新增养牛示范场2个;投资157万元建设安平中学、三塘小学、尖峰小学、富罗小学、永庆小学等教学楼。全年果蔗立体种植面积2500亩,菜椒种植面积1600亩,种植西瓜1500亩,种植蔬菜、大肉姜、香芋、葡萄等820亩。

2、河南省柘城县安平镇安平镇位于柘城县西南部,离县城18公里,东北与皇集乡接壤,东南与鹿邑县境为邻,西与太康县交界 ,北隔涡河与李原级相望。全镇面积52平方公里,50241亩耕地。

安平镇代码:411424105。2006年,辖:安平村、宋庄村、周堂村、冯庄村、东李楼村、王营村、大史村、后王村、后郑村、靳阁村、前王村、刘屯村、张店村、河东村、李庄村、小张村、梁堂村、杨庄村、于庄村、古楼村、刘洼村、河西村、张东村、张西村、李楼村、后岗村、蔡洼村、崔桥村、罗庄村、张炳村、花庄村、史老八村、赵油村、大毛村34个村委会,83个自然村,209个村民组。

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2.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0元。

安平镇历史悠久,曾两次置到。安平原离鹿邑县,1954年划归柘城,1958年建安平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2月撤乡建镇。

安平交通便利,通讯方便的安平,商周公路贯穿南北,安平到于庄,安平到马厂,安平到宋庄,安平到靳阁四条乡间公路纵贯21个村委会,门程控电话可与国内外联系。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商周公路两侧拓宽至40米,南街,北街及集贸大街排球宽至35米。如今安平镇有集贸市场6个,有新华书店、信用社、营业大楼,税务大楼,老年人娱乐室等。商丘市电信局准备在该镇设立“130”信息塔一座。安平集是全镇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相传汉末此处逢集,以买卖公平,交易平安,商贾呼称“安平集”。

全镇现有2所中学,21所小学,其中私立学校6所,成人学校一所,共有教师502人,拥有正规医院1所,诊所23个。

3、河北省安平县安平镇安平镇(Anping Zhen),地处闻名全国的“丝网之乡”安平县中心,是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镇政府驻北关村。面积81.95平方千米,人口7.32万人(2002年)。辖4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968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0元。

行政区划

安平镇辖北关、东关、南关、西关、孝仁、兴贤、县前、政宣、宗庄、彭庄、严疃、西王庄、河漕村、孟营、南辛营、东满正、北大良、西大良、中大良、东河桥、南大良、西会涡、新政村、后张庄、李各庄、逯庄、北张涡、南张涡、前张庄、杨屯、贾屯、郭屯、杨马庄、后刘营、前刘营、王胡林、东会涡、彭疃、李疃、刘疃、前程干、后程干、梅佐、薛各庄、王各庄、南胡林、可胡林、北张庄48个行政村。

辖区代码

代码131125100:~201 东关村 ~202 西关村 ~203 南关村 ~204 北关村 ~205 兴贤村 ~206 孝仁村 ~207 政宣村 ~208 县前村 ~209 宗庄村 ~210 彭庄村 ~211 严疃村 ~212 西王庄村 ~213 河漕村 ~214 西会沃村 ~215 新政村 ~216 南大良村 ~217 中大良村 ~218 西大良村 ~219 东河桥村 ~220 东满正村 ~221 北大良村 ~222 南辛营村 ~223 孟营村 ~224 前刘营村 ~225 杨马庄村 ~226 后刘营村 ~227 郭屯村 ~228 杨屯村 ~229 前张庄村 ~230 贾屯村 ~231 南张沃村 ~232 北张沃村 ~233 逯庄村 ~234 后庄村 ~235 李各庄村 ~236 王胡林村 ~237 北张庄村 ~238 可胡林村 ~239 东会沃村 ~240 南胡林村 ~241 王各庄村 ~242 薛各庄村 ~243 梅佐村 ~244 前呈干村 ~245 后呈干村 ~246 刘疃村 ~247 李疃村 ~248 彭疃村

历史沿革

1953年建城关镇,1958年改超英公社,1961年更名城关公社,1984年复建城关镇,1987年更名为安平镇。1996年河漕村、后张庄、王胡林3乡并入。1997年,面积85.5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

安平镇党委,政府坚持立足于本镇农业大镇,人力资源大镇的实际情况,下大力气扶持丝网和养殖两大主导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本镇的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增加到20.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含国、地两税)突破3000万元。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抓调整、抓巩固、抓开发、紧紧围绕“丝网兴镇、生猪富民”着重在调整产业机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上下功夫。后庄养殖小区、西良养殖技术中心、南张沃奶牛场等规模养殖业实现产值0.26亿元,养殖业产值年均增长6%,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把农业与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吸收民间资金建立了以玉米芯等农产品废料为主要原料的安平县糠醛厂,年就地消化玉米芯1万多吨,带动了周围农户多方面增收。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安平镇坚持用“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丝网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镇劳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农民立足实际大打丝网牌,2003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及摊点突破3000家,实现销售额13.56亿元,从业人员占到总劳力的40%以上,农业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丝网产业,丝网及其相关产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中确立了其“三分工业有其二”的支柱地位。全镇通过内引外联,已建立“三资”企业7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平镇交通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2004年以来,全镇已有83%的行政村通了硬面路;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农村程控电话装机量突破4000户;电力设施日益完善,全镇共安装50千伏安以上变压器300多台;全镇现有耕地8万亩,水浇地占95%,完成了滹沱河南堤加固硬化工程,为农业的旱涝保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事业以“两高”为目标,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同时在各学校建立了语音室、音乐室等九室,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有条件的小学开展了计算机教学,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县前列。

4、湖南省涟源市安平镇位于湖南省涟源市西北部的安平镇,辖5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91.8平方公里,4.2万余人,原国营大型军工企业湘中机械厂就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这里商贸活跃,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民风淳朴、素有“湘中明珠”之美誉。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1800元。

境内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安平是省内有名的“煤乡”和“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锰、石膏、硅石、石灰石等10余种,特别是煤储量大、分布广、质量高,初步查明储量达1亿余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北部的月光崖十里峭壁,鬼斧神工,西部的麻溪洞清泉淙淙,别有洞天。优美的景观,神奇的地貌,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畜牧业快速发展,是重要的鸡鸭鹅、黑山羊、瘦肉型猪基地,禽畜产品以其质优价廉而远销省内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镇共有集体、私营企业248家,200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66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了四古煤矿、安平铁厂等一批省地明星企业。

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市、乡公路四通八达,镇政府紧邻207国道。2个3.5万伏变电站、2000门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和日产1万吨自来水厂都已投入使用。工业小区内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场所、商场一应俱全,设施精良。有12万余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和配套的大量住房可供利用。

5、湖南省安仁县安平镇安平镇古称安平司,位于安仁县东部,海拔高度:129米。

地理位置

与茶陵县接壤, 县东南部,辖安平、上街、三南3个居委会,枧平、药湖、夹口、青岭、塘田、坊岭、石池、石基头、张古、樟桥、沿滩、石门、旱半、安子坪14个行政村,255个村(居)民小组,土地面积5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3公顷。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是安仁茶陵边贸重地。主产优质米、烤烟、茶叶等。安平镇被列为全市“奔小康示范镇”和全省“教育明星镇”。安平镇是安仁县上半县10个乡镇的交通、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近年来,安平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取得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好成绩。2006年,该镇GDP达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21万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731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93.61万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4913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6.64万元,增长20%;实现财政收入930万元,增长10%。全年粮食总产量23590吨。种植烤烟5100亩,上交烟叶11000担,旱半、石门、镇区三大食用菌基地共出菇300万筒,种植金银花1200亩。城镇建设方面,按照“一轴两翼”、“十字走廊”的城镇规划建设格局,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城建方针,通过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了工贸、农贸大市场,吸纳了大量农民、商人进城经商置业,目前,镇区面积扩大到了3平方公里,安平在周边地区的中心城镇地位日趋凸现。金都大酒店的建成,金三角宾馆的奠基,自来水厂的改造,地下网管理规划和“好又多”、宏富家电等超市的增设,使该镇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引资任务2.09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市排名第23位,输出劳动力8000人次,安置外来务工人员300人,筹集资金800余万元,完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方面,建设了石门生态小康示范村,培育了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冠军米业公司,建设了烤烟、生猪、优质米、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工业化方面,走以民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路子,初步形成了以家俱和建筑用材为主的木材加工业,以米制品、坛子鱼、豆制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冶炼、制鞋、制纸为主的轻化加工业。民营经济占据该镇经济的重要地位,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1]

安平镇下辖村:

枧平村

药湖村

夹口村

青岭村

塘田村

坊岭村

石池村

石基头村委

张古村

樟桥村

沿滩村

石门村

旱半村

安子坪村委

安平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5742

18529

17213

家庭户户数

1016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519

家庭户男

18406

家庭户女

17113

0-14岁(总)

8553

0-14岁男

4600

0-14岁女

3953

15-64岁(总)

24623

15-64岁男

12746

15-64岁女

11877

65岁及以上(总)

2566

65岁及以上男

1183

65岁及以上女

138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4700

6、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安平镇(Anping Zhen)位于香河县城西部偏南10.4千米。西与北京市通州区相接,南与天津市武清区接壤。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2.07万人(2002年)。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安平一街村。京塘(沽)公路穿境。

行政区划

安平镇辖29个村委会:安平一街、安平二街、安平四街、安平东庄、安平西庄、延福屯一、延福屯二、王指挥庄、北太平庄、孙家务、鲁家务、陈辛庄、成辛庄、小友垈、赶古庄、西贾庄、王家摆、草沙河、甘露寺、枳根城、三间房、周庄、乔庄堡上、谭庄、扁城、高庄、曹店、谢屯。

辖区代码

代码131024104:~201周庄村 ~202二街村 ~203四街村 ~204谢屯村 ~205鲁务村 ~206高庄村 ~207王指挥庄村 ~208王家摆村 ~209一街村 ~210扁城村 ~211赶古庄村 ~212延福屯一大村委 ~213延福屯二大村委 ~214成辛庄村 ~215东庄村 ~216后庄村 ~217小友垡村 ~218孙务村 ~219陈辛庄村 ~220谭庄村 ~221曹店村 ~222贾庄村 ~223草沙河村 ~224枳根城村 ~225乔庄村 ~226三间房村 ~227太平庄村 ~228堡尚村 ~229甘露寺村

历史沿革

解放初为安平镇,1962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镇。1996年王家摆乡并入。1997年,面积33.1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

天下第一城

被称为“天下第一城”坐落在安平镇 ,是一处外仿北京古都城垣之风貌,内集华夏古今文化之精华、神州民俗民风之异彩的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城外城仿实物建成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等 10座城楼。其中圆明新园景区建成上下天光、远瀛观、大水法等 8组景观。迄今已有《雍正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等 20多部影视片在这里拍摄。

7、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区位概况】

嘉陵区安平镇地处嘉陵区南部,距城区51公里,海拔高度:

地理位置

310米。东靠世阳镇,西连盐溪乡,北接天星乡,南与龙岭镇接壤。2001年全镇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户数7580户,总人口28545人,其中纯农村人口18500人,纯农户6291户;场镇居民共859户,场镇人口5532人。

【行政区划】

安平镇下辖村:

活香炉村

邱家湾村

银匠沟村

茶盘寺村

烧柴沟村

潘家沟村

滩子沟村

大河堰村

龙孔田村

老窖沟村

燕子岩村

梗石河村

王家坡村

[1]

【产业经济】

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32亿元,人均年纯收入3000元。全镇外出务工人员11300人,占全镇总人口39.8%,占全镇全部劳动人口的75%;外出务工人员年人均纯收入8900余元,通过邮政、农行、信用社等结算途径汇入该镇资金近1亿元;全年各种直补资金总计达1140万元,人均400元。

【基础设施】

该镇场镇硬化街道12条,其中主街道6条。场镇共有办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100余户,加上逢场的各种摊点共500多户,经营项目覆盖副食、医药、五金、家电、车行、餐饮、服装、美容、百货超市等10多个行业。

该镇现有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家,其中农行安平营业所现有存款余额1.3亿元,职工6人,人均存款拥有量2170万元;安平邮政储蓄所现有存款余额3000万元,职工2人,人均存款1500万元;安平信用社现有职工8人,现有存款余额3048万元,人均存款381万元,信用社存款市场占有份额16%,人均存款拥有量占农行的17%,占邮政储蓄的25%。[2]

【人口数据】

安平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488

8653

7835

家庭户户数

482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197

家庭户男

8439

家庭户女

7758

0-14岁(总)

4077

0-14岁男

2185

0-14岁女

1892

15-64岁(总)

11034

15-64岁男

5789

15-64岁女

5245

65岁及以上(总)

1377

65岁及以上男

679

65岁及以上女

69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690

[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