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是我院最具特色、学生规模最大的重点系部之一,设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镇规划、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方向)、给排水工程技术等四个专业。2007年,该系四个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行业技术人才紧缺专业,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还被确定为甘肃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环境工程系简介该系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11人,副教授13人,讲师14人。各专业骨干教师均毕业或深造于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另特聘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8人,兼职教师26人,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从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中聘请的兼职教师比例恰当。教师中有21人主持或参与完成了17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和企业生产研发工作,均已通过鉴定验收,其中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现正在主持进行的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科研课题9项,企业生产研发项目2项。
该系在学院公共实训室基础上,利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专项资金,新(扩)建有环境监测实训室、环境工程实训室、环境工程仿真实训室、食品安全检测室、城镇规划设计综合实训室、给排水工程综合实训室、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实训车间等七大校内一流的实训基地,设备先进、数量充足,仿真性强,贴近生产,完全满足教学及生产需要,在省内高职院校居领先水平。
该系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人,与省内各市(州)环保部门(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环境工程公司)、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十一省市二十多家环境工程公司、中铁集团、省建集团十三家环境与市政工程总公司、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近百个企事业单位共建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
该系在各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大力实施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动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该系设有西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与给排水工程共三个本科专业自学考试教学点,在读本科生规模600余人,考试通过率平均在95%以上,在校生可同步获取本科学历。
专业建设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能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治理工艺技术、环境治理设备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体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食品检测技术、环境规划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面向各类生产企业从事一般环境治理、环境工程设计工作,也可在环境保护部门、卫生与食品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监测、评价、治理、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及分析检验等工作。
1、各类生产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环境质量管理人员;
2、环保设备生产企业从事设计与市场营销人员;
3、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
4、化工、卫生与食品部门从事分析检测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5、材料生产企业和建筑工地从事分析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
城镇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城镇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城镇规划设计、道路设计施工技术、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技术、城镇景观设计与环境治理技术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技术、工程制图、CAD基础、图像处理、3DSMAX、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镇饮水工程技术、城镇道路勘察设计、城镇景观设计、城镇环境治理、城镇景观设计、工程概预算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建筑、市政工程、交通、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镇规划设计、道路设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景观设计、环境治理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其它工程单位从事测绘数据采集、图像设计与制作等技术工作。
1、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部门从事总体设计、道路设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景观设计的技术人员;
2、建筑、交通、市政工程、房地产开发部门从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及景观设计、预算、施工、监理、维护的技术人员;
3、工程建设部门从事工程设计、制图、放样、施工、监理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4、城建、环保部门从事环境景观设计、环境治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5、其它部门从事工程测量、预算、施工、监理、维护的技术人员。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市政工程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掌握市政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市政工程施工、设计与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技术、工程制图、CAD基础、城市道路工程技术、管道工程技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给水工程技术、城市排水工程技术、通讯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市政、交通、建筑、路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维护、运营等工作。
1、各建设部门、市政工程部门从事道路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管网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2、交通、路桥部门从事道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维护、造价管理及管网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3、水利、水政部门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管理及管网布线、施工、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4、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通讯工程部门从事通讯设施布局设计、安装及施工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5、其它工程单位从事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给排水工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给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技术、工程制图、CAD基础、建筑学基础、水质检验技术、水泵与水泵站、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安装工程预算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市政部门及自来水、房地产开发等企事业单位,精通城市、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维护与管理工作,能熟练从事给水与排水专业设计、监理以及相关部门行政管理工作。
1、建筑施工企业、市政工程部门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工矿企业、宾馆饭店、居住小区等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设施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3、水厂、污水处理厂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及水质分析检验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
4、水利、水政或其它工程部门水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城乡规划教研室一、历史 城乡规划教研室成立于 2001年9月。是我省城镇规划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主要教学基地,为我省培养了大量能够从事城镇规划设计、道路设计施工技术、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技术、城镇景观设计与环境治理技术,以及市政工程施工、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城乡规划教研室主要承担城镇规划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方向)两个专业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其中,城镇规划转业的主要课程有:测量技术、工程制图、CAD基础、图像处理、3DSMAX、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镇饮水工程技术、城镇道路勘察设计、城镇景观设计、城镇环境治理、工程概预算等课程。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方向)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测量技术、工程制图、CAD基础、城市道路工程技术、管道工程技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给水工程技术、城市排水工程技术、通讯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等。
二、机构
城乡规划教研室隶属于我校环境工程系,设教研室主任一名、教研室副主任一名。
三、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队伍一览表
姓名
职称
毕业学校
主要承担课程
金贵峻
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
陈 宁
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测量技术
张海洲
副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
城镇景观设计
吕志鹏
讲 师
北京林业大学
工程制图
刘维山
讲 师
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地理
阮国杰
讲 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
测量技术
王 海
讲 师
兰州大学
市政工程设计
刘 峰
助 讲
甘肃农业大学
城市行政法规
王 珺
助 讲
贵州大学
计算机辅助制图
李心心
教 员
西北师范大学
桥梁工程技术
张 晨
教 员
北京林业大学
工程概预算
四、教研成果
近年来本教研室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有:《C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城镇规划专业课程模式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研建》等十多项课题。
有多名教师主编或参编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资源法》、《环境质量评价学》、《环境污染固体样品监测》、《园林土壤肥料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教材和著作。并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论文50余篇,包括《中国林业教育》、《林业月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实用人才》、《张掖地区国营林场土壤盐渍化研究》、《苹果树施肥技术研究》、《赫尔巴特教学论研究》、《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枸杞分层式修剪方法》、《配方施肥在低产田改造中的作用》、《林区测量便利高法新探》、《测量课堂版面设计初探》、《自压管灌特点及几个技术问题探讨》、《浅谈公路测量路面伴和场选址》、《地学图号自动索查》、《生态平衡辩》、《南三陆特征对比》、《太阳高度角》、《2000年甘肃林业教育规划研究》、《甘肃林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研究》等。
在多年的工作中,教研室所有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主持或参与了很多社会服务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