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委斯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杰明·委斯特(1738年10月10日-1820年3月11日),美国画家。

生平本杰明·委斯特的自画像(约1763年)

委斯特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县的斯宾菲尔德,现在他的出生地已经划在斯沃斯莫尔学院校园以内。他的父亲是一位旅店老板,有10个孩子,他从小依靠自学,用河岸的泥土混合熊油作画,由于从小缺乏正规教育,即使在他当上皇家学院院长后,还经常出现拼写错误。

从1746年至1759年,他一直在宾州为人绘制肖像。1756年,在他的顾主鼓励下,他完成了一幅《苏格拉底之死》,被评价为“美洲殖民地最大胆和有意思的画作”。当时费城学院的院长看到这幅画后决定从资金和教育上帮助他,并帮他引见了当时从英国来的画家,并学到了如何表现绸缎的闪光,和当时最时髦的将人物画成大杏核眼。

1760年,在他的恩主和院长赞助下,他到意大利旅行,他得以临摹提香和拉斐尔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因此技法有很大的提高。

委斯特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好朋友,他曾为富兰克林画过像,富兰克林是他二儿子的教父。

1763年,委斯特到英国,为国王乔治三世画了两幅像,并为王室家族画像。1770年,创作了《乌尔夫将军之死》,于1771年在皇家学院展出,虽然被皇家学院院长耻笑,但仍然是当时被复制最多的一幅画。

1772年,乔治三世任命他为宫廷历史画师,年薪1,000英镑。1768年,他帮助创建了皇家艺术学院。从1792年到1805年,他担任第二任皇家学院院长,1806年被选连任,直到去世。从1791年起,他担任“国王藏画视察员”直到去世。他在伦敦逝世。

风格他绘制的历史画作场面宏伟,人物富于表情,使用颜色和构图有助于分辨不同的场景段落,他自己称之为“史诗般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