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被同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被同眠”出自《 后汉书·姜肱传 》(卷五十三):姜肱字伯淮,后汉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

作品名称:

大被同眠

创作年代:

汉代

作品出处:

《 后汉书·姜肱传 》

作者:

范晔

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有句: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明李东阳《春寒二十韵》:“绨袍范叔谁相恋,大被姜郎且共亲。”

大被同眠的兄弟还有唐朝的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在登基后,让人缝制一条大被子,兄弟几个同寝一榻,避免外人说他们兄弟不和。鉴于先祖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经验,唐玄宗此举可谓明智,身为皇帝还和兄弟能同榻,倒是天下少有的气魄。

大被同眠的好友另有晋代的祖逖和刘琨:《晋书·祖逖传》: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 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 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毛泽东 26岁去北京也有一段“大被同眠”的佳话:《毛泽东传》中记述:……起初,他在后门附近的杨教授家与看门人同住一间小屋,后来与另外七个 湖南青年一起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租了一间小房。八个人像沙丁鱼一样挤在炕上。毛泽东后来回忆 说:“每当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北京的开销比长沙大。买煤烧炕使他们拮据, 每人能有件大衣都成问题。他们只好八个人合买一件大衣,轮流着穿,以抵御迅即席卷北京的严寒。这个地方叫安门内三眼井吉安东夹道7号,同眠的有蔡和林、罗学瓒等人。炕,北方的睡觉之地,可以烧火,睡在上面很暖和。能睡下七八个人的炕,是很大的炕,过去叫做“通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