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cóng wéi

多义词——

1、依从或违背。 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钱仲联集释引 孙汝听 曰:“示以彝训,或从或不从,故曰或从违。” 宋文天祥《至扬州·且行且止正依违》诗序:“时晓色渐分,去数步,则金一边来牵住,回数步,则杜 一边又来拖行,事之难从违,未有如此之甚者。” 明文徵明《送刘君元瑞守西安叙》:“人心有从违,君自视於此,果能皆副其意乎?”

2、指跟从或离去。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请斩赵忠定》:“窃谓父子之闲,宁闲于存没;宾主之际,则在于从违。” 太平天囯洪仁玕《诛妖檄文》:“尔等何竟昧於从违而不早图变计乎?”

3、指境遇的顺逆。 宋陈师道《南丰先生挽词》之一:“身世从违里,功言取次休。”任渊注:“ 南丰 仕宦不偶,晚得掌诰,以忧去,遂死。盖从违各半也。”

4、谓取舍。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持此为心,遂不觉以生平底里,和盘托出,并前人已传之书,亦为取长弃短,别出瑕瑜,使人知所从违,而不为诵读所误。”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歧异之处,便由我比较了原白光的日文译本以定从违,又经素园用原文加以校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