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名称:【南仙吕】傍妆台·眼睁睁
年代:明代
作者:王九思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南仙吕宫
曲牌:傍妆台
作品原文【南仙吕】傍妆台
眼睁睁,口谈仁义行如伶⑴。宦途交结为良友⑵,敬爱似亲兄。争名暗使贼心害,狡诈还将笑面迎。龙蛇窟,虎豹营⑶。怎交情,哪里去求生⑷![1]
作品注释⑴行如伶:行动如同演员在演戏。伶,古代指戏曲演员。⑵宦途:指做官时。
⑶龙蛇窟,虎豹营:形容官场的险恶。
⑷怎交情:怎么交往,怎样应付。[1]
作品简析这支小令描写官场中争名夺利、互相倾轧的情形。在那个环境里,人心险恶,人情反复,口是心非,笑里藏刀。作者感叹,身在其中无所适从,难以生存,这大概是每个正直的人的感受。[1]
作者简介王九思
(1468~1551)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漠陂,别署紫阁山人,西安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即聪敏颖悟,公元1496年(明弘治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调吏部,官至吏部文选郎中。刘瑾败,被牵连,先被贬为寿州(今安徽寿县)同知,后被勒令致仕。此后闲居家乡四十年,寄情山水歌乐,潜心制曲作文。他是“前七子”中的一员,初以诗文名世,有诗文集《漠陂集》和《漠陂续集》。他还是当时著名的散曲家,有散曲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和《碧山新稿》传世。杂剧著有《曲江春》、《中山狼院本》两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