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红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荷包红鲤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是当地独有的传统养殖鱼类,因色泽鲜红、

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背部隆起、腹部肥大、形似荷包而得名。

荷包红鲤和婺源绿茶、龙尾砚(歙砚)、江湾雪梨一起被称为“婺源四色”,与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并列为“江西三红”。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时任户部右侍郎、总理漕储的婺源人余懋学(死后追封为工部尚书)将荷包红鲤献给明神宗,以示家乡“物华天宝”。明神宗目睹荷包红鲤雍容华贵之体态,鲜妍吉庆之色彩而龙颜大悦,称之为“圣鱼”,奉养于故宫御范池中,使之得以“长伴君侧”。

荷包红鲤肉质肥美细嫩,汤鲜味美,肥而不腻,香而无腥,味道与平常的鲤鱼确实不一样。除可供食用和观赏外,营美丰富,具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等医闻明功效,有较高的食疗功能和药用价值。清代著名学者汪绂在《医林纂要探源》一书中写道:此鱼“和脾养肺,平肝补心,孕妇最宜食之。安妊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故被誉为“人间天物”。

江泽民、孟建柱参观荷包红鲤养殖场

荷包红鲤还是重要的杂交亲本,杂交亲和力强,容易与其他鲤鱼杂交,杂交后代大多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荷元鲤、岳鲤、三杂交鲤和建鲤等均以荷包红鲤作为母本,将荷包红鲤的卵核移植到鲫鱼的去核卵中培育出了鲤鲫移核鱼,颖鲤父本就是鲤鲫移核鱼,用荷包红鲤与黑龙江野鲤和锦鲤杂交培育出了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锦鲤抗寒品系,大大提高了荷包红鲤和锦鲤在严寒地区露天越冬的成活率。荷包红鲤对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