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靓次伯(1905年─1992年2月6日)
生平简介原名黎国祥,广东新会人,粤剧著名老倌,被称为「武生王」,戏行中人尊称他为「四叔」。他与金山炳、靓荣、千里驹、白驹荣等人都是把戏台演唱语言从官话改为粤语的前躯。
十六岁时,靓次伯当小生,加入乐千秋剧团。师承武生靓大方,擅长唱龙舟腔、南音及古腔,享有「龙舟王」美誉。他功架一流,「坐车」及「抛须」功夫更是独步梨园,无人能及。1936年他远赴美国登台,为期三年零九个月。後来重组「胜寿年」,并与花旦芳艳芬、红线女、何芙莲等人合演。数十年来,靓次伯曾参加「寰球乐」、「祝乐年」、「颂太平」、「人寿年」、「胜利年」、「新声」、「仙凤鸣」、「雏凤鸣」等剧团,担任武生一职,直至1980年代退休为止。
演出剧目
紫钗记(1977) )与雏凤鸣合作
帝女花(1975) 饰演崇祯皇帝/清帝 与雏凤鸣合作
半壁江山一美人 饰演伍子胥
再世红梅记(1968)
李後主 (1968) 饰演陈乔
玉郎三戏女将军 (1967)
孝女珠珠 (1966) 饰演白师父
大红袍(1965) 饰演严篙
无情宝剑有情天(1964) 饰演吕怀良
红线女夜盗宝盒 (1963)
帝女花 (1959) 饰演崇祯 与仙凤鸣合作
紫钗记 (1959) 饰演卢太尉 与仙凤鸣合作
蝶影红梨记(1959) 饰演王黼
关于靓次伯其人靓次伯,原名黎国祥,广东新会人,一九零五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在广州出生。
他自幼喜爱粤剧,十六岁开始跟随三兄新太子卓进入「环球乐」戏班(班主是男花旦新丁香耀)学戏,与薛觉先一起,以文武生朱次伯及小武新少华为学习对象。朱与二人十分友善,他也很敬慕朱,故後来改艺名为靓次伯。他首次当第三武生是在「祝华年」,之後年升一级,十九岁便在「颂太平」担任第二武生,拜靓大方为师。在二十岁那年,他升任正印武生,受聘宝昌公司经营的人寿年班。
一九三六年他远赴美国登台,为期三年零九个月。返港後重组「胜寿年」,同团花旦有芳艳芬、红线女、何芙莲等。一九四一年他与廖侠怀、新马师曾等另组「胜利年」。约半年後香港沦陷,他被迫迁返广州,与罗品超、陈艳侬等组班演出,两个多月後,加入「太上剧团」往澳门演出。他不久加入「新声剧团」,且与任剑辉、欧阳俭、陈艳侬等自任班主,大受欢迎。
一九四七年底他随团返港,进驻高升、普庆戏院,为期约两年,期间以改编剧<<萧月白>>最受欢迎。後「新声」解散,他陆续加盟过的著名粤剧团包括「光华」、「大凤凰」(《十奏严嵩》、《生包公夜审郭槐》)、「宝丰」(《梁山伯与祝英台》、《五福红娘》)、「鸿运」(《富士山之恋》)等。他又曾与任、白、波等远征安南,及於一九五六年组成著名的「仙凤鸣剧团」,成为不可缺少的台柱,演出的名剧有《帝女花》、《紫钗记》等。
他的武生唱工和功架,粤剧界公认是第一流的。他在《六国大封相》中的「坐车」工架,数十年来无人能及,武生王之誉实当之无愧。他唱须生沉实之腔固见长,而唱慷慨激昂的霸腔亦极到家(如「斩韩信」,「霸王妖姬」)。他又能唱撇喉,南音和龙舟也很擅长。他与名伶张琼仙合唱的「国魂」,音调低沉悲壮,韵味十足。
他由一九五一年开始拍电影,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帝苑春心化杜鹃》。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生包公夜审奸郭槐》(五二)。他先後参演过一百部以上的粤语片,其中有不少优秀的粤剧戏曲电影,如《帝女花》(五九/七六)、《紫钗记》(五九/七七)等。此外他在一些改编旧剧目的戏曲片中的演出最令人印象深刻,如《十奏严嵩》(五二)、《西河会妻》(六零)等。他在《韩湘子雪夜过情关》(五八)一片表演的「雪拥蓝关马不前」功架,亦是他的绝技之一。
虽然他年逾八十,但仍参与「雏凤鸣剧团」的演出,对後辈扶持备至。
他的仔侄黎彼得亦是十分著名的填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