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毕王,中国古代王爵称号之一。毕,周朝诸侯国之一(详细内容见“毕国”词条),后世遂有以“毕”为号封王者。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二月丁酉(公元574年3月14日)进封侄毕国公宇文贤为毕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分封毕王。后历史上一共有5位毕王,其中宇文氏1人。李氏3人,完颜氏1人。

北周毕王宇文贤宇文贤(?-579),字乾阳,北周明帝宇文毓长子,徐妃生。保定四年,封毕国公。建德三年,进爵为王。出为华州刺史,迁荆州总管,进位柱国。宣政中,入为大司空。大象初,进位上柱国、雍州牧、太师。后卫隋文帝杨坚所害。

唐朝毕王李璋李璋,唐太祖李虎第四子,北周梁州刺史,与北周赵王宇文招谋杀隋文帝杨坚未遂被杀。唐朝时追封为毕王。李上金李上金(?-690年),唐高宗李治第三子,母亲是宫人杨氏。高宗刚即位时,封上金为杞王;永徽三年(652年),让他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年),封为寿州刺史,又历任过漉州刺史。因为武后厌恶他的母亲,连带讨厌他,而相关人士知道这件事,为迎合武后心意而找了一个罪名削去上金的官位与封邑,将他安置在澧州。

过了很久,于永隆二年(682年),武后佯装心情愉快,上表让上金与鄱阳王李素节都能上朝听政,同时加授当年曾得罪她的萧淑妃之女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夫婿官职。后来封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不准他们再干预朝政。嗣圣元年(684年),上金、素节、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奔高宗之丧,同年封上金为毕王,又改封为泽王、苏州刺史;垂拱元年(685年),改封为陈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授太子左卫率,改封为随州刺史。

载初元年(690年),武承嗣要求周兴诬告上金与素节谋反,于是将他们两人召回洛阳后交付御史台处理。后来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害,上金得知后相当恐惧,遂上吊自杀。死后,他的七个儿子流放显州,其中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都死在当地,仅剩义珣存活。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上金的官爵,并以义珣为嗣泽王。后被葬在乾陵陪葬。李守义李守义(?-688),唐高宗孙,章怀太子李贤第三子。文明时封犍为郡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病卒。先天中追封为毕王。

金朝毕王完颜宗哲完颜宗哲,女真名鹘沙,金太宗完颜旻第十三子。天眷元年(1138年)封为毕王。

历代毕王列表朝代

次序

谥号

姓名

在王位时间

年数

备注

北周

1

毕剌王

宇文贤

574—579

6

宇文毓长子

唐

1



李璋

追封



李虎第四子

唐

2



李上金

684

1

唐高宗第三子

唐

3



李守义

追封



唐高宗孙,李贤子

金

1



完颜宗哲

1138—?



金太宗第十三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