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梅雅·黛伦 Alexander Hammid
主演: 梅雅·黛伦 Alexander Hammid
类型: 短片 / 奇幻
上映日期: 2001年10月27日 瑞典
国家/地区: 美国
类型: 短片 / 奇幻
片长:18 min / Argentina:18 min
午后的迷惘 - 剧情
长日悠悠、穷极无聊的午后,光影慵懒、枝树婆娑,没来由的花,没来由的出现,女人又一次没由来的尾随,在转角出削翳的神秘人影。午后的长眠,假释了潜意识所有的梦魇,飞悬在空中的女人,瞥见躺在椅上、沉睡中的自己。由女人口中吐出了钥匙,钥匙又变成利刃,而一刀下去,竟劈开了裂镜片的辽阔海洋。玛雅·黛伦(Maya Deren,1917-1961),前卫电影之母,五岁时移民美国的苏联犹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跌跌撞撞,...
午后的迷惘 - 幕后花絮
·梅雅·黛伦最早拥有的一部16MM摄影机,是她用父亲死后留下的数百美元在二手市场中买到的。原本大战时用来拍摄新闻短片的机器,结果变成了黛伦手中冲闯出纽约地下电影的媒介,得心应手。
盗梦空间抄袭午后惆怅[1]
利用多重梦境的“套层”结构,每层梦境都以几何换算的办法使“故事时间”变形——这一最为媒体、影评人称道“艺术构思”或本片的艺术性,其实是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旗帜人物玛雅黛伦自编自导自演的《午后惆怅》实验短片探讨过的问题——不管诺兰导演愿不愿意,我都认为《盗梦空间》是诞生在它60年前电影的商业实践。
无论是对意识、潜意识进行的影像探讨、套层的结构表述、重力对时间延宕的原理运用,《盗梦空间》只是《午后惆怅》的“冰山一角”,不超过10人的团队用了14天制作完成的《午后惆怅》——空间与时间可以被自由地挤压或延伸,断裂或延续,空间与时间如同被施展魔法一般,时间可长可短,空间可大可小;而《盗梦空间》的时间与空间却完全要依靠戏剧安排达到变形的目的,电影化的“时空”观念与实践,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