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讲师1968年8月生,山西原平人,制作系电视摄像专业教师,讲师,高级摄影师。主授《电视摄像》、《图片摄像》课程,主要从事影视摄影、图片摄影、俄罗斯电影研究。
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探索·反思·创新—当代俄罗斯电影文化的领军人物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及其创作》等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了译著《克雷洛夫寓言选择》(2005年)担任摄影拍摄了《广武城里宁静的生活》专版照片、担任摄像拍摄了2006年全国赛马比赛、2006SKI上海国际法拉利汽车挑战赛、2007年全国耐力赛马、骑着马儿过草原等作品;作为主讲人之一的《电视摄像造型》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论文《命运与信念—电影〈一个人的遭遇〉浅析》获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百部(篇)工程”评选二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所属系别: 电气系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稳定性。
个人简介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2~1984年工作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1987年毕业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199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
1987年~目前: 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期间:
1997年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
1998年任电力工程系副系主任;
1999年~2000年任电气工程系系主任;
2000年~2001年任电力学院副院长;
2001年年底至今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社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专委会副主任;
《现代电力》杂志编委。
获奖情况: 1998年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
1999年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教工称号;
2000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获中国电力教育基金许继奖教金“教育优秀一等奖”;
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与科研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电力系统可靠性原理》。
博士研究生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专题》。
主要研究领域: 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稳定性。
科研项目: 近5年完成科研项目18项:
上海市电网大面积停电可能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网(网架)建设方案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价;
电力网络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浦东供电所花木、外高桥保税、川沙三小块负荷预测;
上海市外高桥南块微电子基地电力管线规划设计;
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电网规划软件包开发;
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及降低网损的研究;
发电机最佳等效可用系数的确定;
基于一/二次设备的上海220KV变电站可靠性研究;
上海500KV和220KV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
提高上海市区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案及其成本/效益研究;
基于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
变电运行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
齐鲁石化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研究;
城市中压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及预防失稳措施研究;
华东电网电压稳定趋势及预防失稳措施的研究;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机组运行优化研究;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华东区域电力市场中的营销策略研究。
发表论文: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