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11
品种名称:富麦20011
选育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57活体诱变处理后系选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2天。幼苗直立,叶色淡绿,叶宽长、下披,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宽大、上举,下层略郁蔽,穗层厚,穗黄绿色,穗下节较长。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长,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1.0万穗,穗粒数34.8粒,千粒重38.0克。苗期长势旺,抗寒性一般,抗倒春寒能力稍差。抗倒性一般。后期叶功能好,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感至高感叶枯病。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克/升、75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45%、14.56%,湿面筋含量31.8%、32.5%,沉降值31.5毫升、34.0毫升,吸水率62.4%、63.0%,稳定时间2.2分钟、2.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94E.U.、134E.U.,拉伸面积22平方厘米、3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1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45%(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2.2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51%(显著)。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3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6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的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