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凝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钩凝菜的藻体暗红色或略带黄色,枝圆柱形,10~20 cm高;藻体早期直立,后缠结成团;主枝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枝,枝展开,上部分枝往往偏向一侧,分枝顶端多少呈钩状屈曲;主轴和分枝全具皮层。其生长于低潮带岩石上或缠绕在其他藻体上。钩凝菜内含有琼胶质,可作为制琼胶的辅助原料。

中文学名:

钩凝菜

拉丁学名:

Campylaephora hypnaeoides

别称:

糕菜

门:

红藻门Rhodophyta

目:

仙菜目Ceramiales

科:

仙菜科Ceramiaceae

属:

凝菜属Campylaephora

种:

钩凝菜

模式标本产地:

日本长崎港

目录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细部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藻体暗红色

或略带黄色,枝圆柱形,10~20 cm高,老枝部分直径为1 mm。藻体早期直立,后缠结成团,固着器由假根细胞形成,呈圆锥状,主枝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枝,枝展开,上部分枝往往偏向一侧,分枝顶端多少呈钩状屈曲,有时为镰刀形的弯钩,钩的尖端具有钳形小枝。主轴和分枝全具皮层,直径约为250 μm,长为直径的1~1.5倍。中轴细胞大,皮层细胞2层以上,由内向外逐渐变小,直至表皮细胞最小,表皮细胞具粒状色素体,在皮层细胞间掺有假根丝。[1]细部特征四分孢子囊球状,无规则散生于钩状枝的皮层中,锥形或十字形分裂。囊果圆球状,

钩凝菜的细部结构图(5张)

往往侧生于

钩凝菜的藻体外形(4张)

短小小枝的顶端,外由4~6片苞片包围。[1]

生活习性生长于低潮带岩石上或缠绕在其他藻体上。[1]

分布范围太平洋:中国辽宁大连和长山,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和青岛,浙江嫌山。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朝鲜。[1]

经济价值钩凝菜为一年生,含有琼胶质,可作为制琼胶的辅助原料,中国山东沿海居民称之为糕菜,常煮食之钩凝菜为原料制作的糕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