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胡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位于区域西南部,王府井大街东侧,属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南北走向。北起金鱼胡同,南止东单三条,东与煤渣胡同、北帅府胡同、东帅府胡同相通,西与帅府园胡同相通。全长540米,宽6米,沥青路面。

校尉胡同,明朝称校卫营。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继位,封允祥为怡亲王,府第在校尉胡同。据《清史稿》载,雍正即皇辙后,对他的兄弟大加杀戮,但对他的十三弟允祥却十分看重,先任命他为总理户部,不久就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加封为郡王,后又任命他总理京畿水利,并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雍正听到允祥病重,亲往探视,没等雍正到府,允祥去世,雍正不仅亲临祭奠,还为之鲷三日。允祥生前曾表示死后将宅院改为寺庙。雍正八年(1730)允祥死,谥曰贤。四年后他的住宅改建为寺,雍正皇帝亲自赐名“贤良寺”,并御撰碑文。因允祥是世袭罔替,便又在朝阳门内新建第二代怡亲王府。乾隆二十年(1755),将贤良寺移建冰渣胡同即今所在地。乾隆皇帝御书心经塔碑。其规模比原寺要小。因此寺靠近紫禁城,许多封疆大吏入觐述职者常居住在这里。曾国藩、李鸿章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曾在此办公。光绪年间,戊戌变法时康有为等也寓于此寺。庚子事变时,李鸿章也在寺内办公。解放后,曾作为小学的所在地,寺中的石碑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冰渣胡同、二十四间房、西夹道并人,统称校尉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反帝医院前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