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本病受多基因控制,也受外界因素影响。本病患者有家族史者占11%~30%,提示遗传和环境因素有重要作用。感染(细菌和病毒)、精神紧张、女性内分泌激素、外伤等可能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

发病机制除遗传因素外,发病机制的许多方面尚无肯定的证据。由于遗传和各种致病因素的干扰,发生周期性T细胞缺陷和损伤,出现异常免疫现象,表皮细胞中的自身抗体(抗IgG、抗角层、抗核)和它们的表皮抗原相互作用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引起补体结合。后者导致趋化因子及蛋白水解酶的产生。这些不同因子能造成角层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异常,使环核苷酸和前列腺素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导致表皮增生。许多外界因素也能干扰发病机制,使原先潜伏的缺陷表现出来,从而造成不同的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1.眼部表现银屑病眼征主要有结膜炎和前葡萄膜炎,偶尔有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2.非眼部表现以皮肤和关节病变为特征,皮肤病变一般比关节病变提早数年发生,但10%的患者可同时发生,偶尔关节病变发生在皮肤病变出现之前。

检查通常RF和ANA阴性,ESR升高,轻度贫血,严重皮肤病变的患者往往有高尿酸血症,曾有伴随痛风的病例报道。

放射学检查:根据关节炎的类型而有不同的表现。末端指关节可有骨侵蚀,关节腔增宽,指(趾)端膨胀。在侵蚀性多关节炎类型中,可发现以跖骨为常见的骨质溶解,出现以骨骼变细、变尖而产生的“杯中铅笔”或“鱼尾状”外貌畸形。尚可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的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

治疗(一)治疗至今尚无根治的办法。PA性巩膜炎治疗可使其缓解,但不能防止复发。对弥漫性或结节性前巩膜炎采用局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每周7.5~15mg)或氨蝶呤钠,0.25mg,2~3次/d,6~9天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1周)等治疗,注意白细胞减少、肝损害等副作用。对坏死性前巩膜炎需给予具有细胞毒性的,效力较强的免疫抑制剂。需警惕其毒副反应。有葡萄膜炎者用散瞳剂。对全身性原发病可予外用药物和物理治疗。(二)预后无根治方法,预后不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