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泗大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带,土地肥沃,雨量适宜。图1 法泗大米

[1]

由于地理环境独特,这里出产的大米粒型均匀,色泽鲜明,油质透明、清晰,呈玻璃状,无白肚,在同类大米中首屈一指,占有得天独厚之优,被称为“法泗大米”。“法泗米”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对胃溃疡等症无副作用。[2]

2010年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3]

种植历史法泗大米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以前。据传唐代中期,桂子山出了个皇太子,金水河为护城河。用金水河的水灌溉水稻,制作出的米饭粘性大,浓郁芳香,味鲜可口,舒适清新,令人食欲大增。长期食用可成“仙”,当地人又给它送了一个雅号———“水桂仙”。后来供皇太子御膳。[2]

产地范围法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所辖行政区域内金水河流域。[3]

标志使用法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法泗大米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3]

技术要求(一)品种。

选用鄂中五号、鉴真2号等优质中籼品种和T优272、丰源优299等优质晚籼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冲击淤积而成的潮土类、水稻土类,耕作层20cm至30cm,土壤pH值6.5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旱育秧方式。中籼播期5月中下旬,晚籼播期6月中旬。

2. 移栽:中籼品种移栽期为6月中下旬,晚籼品种移栽期为7月中旬,每667m2(亩)栽插≤2万穴。

3. 水层管理:水稻生长期间保持适宜水分,生长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断水时间不早于收割前十天。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90%以上籽粒黄熟后及时收获,分品种单收单脱。

(五)加工。

稻谷→初清→清理→砻谷→谷糙分离→糙米精选→碾米→白米分级→色选→抛光→检验→包装。[3]

质量指标1. 感官特色:蒸煮时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饭口感润滑细腻、清香味绵、粘性适中、适口性好,米饭表面有油光润泽,凉后不回生。

2. 理化指标:

垩白粒率:≤10.0%,直链淀粉:7%–22%,胶稠度:≥65mm/。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