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池前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诗名:主人池前鹤

作者:吴均

体裁:五言诗

创作年代:南北朝

作品原文主人池前鹤

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①

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②

稻粱惠既重,华池遇亦深。③

怀恩未忍去,非无江海心。④[1]

注释①轩,即车。乘轩,事见《左传》:春秋时卫懿公喜养鹤,把鹤分成若干等级,上等之鹤有乘轩者。

②摧藏,挫伤的意思。江洪《和新浦侯咏鹤》诗有“闭园有孤鹤,摧藏信可怜”句,即此意。清唳(lì):指鹤鸣声。

③稻粱:给鹤吃的饲料,比喻给人的俸禄。华池:给鹤栖止的地方,比喻给人的官位。

④江海心:指远大的志向。[1]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借助于物——鹤,作为诗人的自我象征。诗篇共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侧重对于鹤本身的形象描绘,这是诗篇的主要歌咏对象;后四句说鹤亦人,侧重于象征意义的展现,这是诗篇于此歌咏对象所包含的寄托。

首二句说鹤的特殊身份及当前处境。一开始就提示了一种矛盾现象:高贵的鹤本来应该得到乘轩的待遇,而今却成为阶下饲养的禽。两句互相对比,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次二句具体描写鹤之作为阶下禽的形态及才干。谓其虽然屈居下位,栖息于池前一小天地,但其形貌美好、鸣叫之声清澈嘹亮,仍然引人注目。两句为并列对,互相对照,表现出鹤的高尚品格。

这是前半部分,为物(鹤)本身。后半部分,物(鹤)与人(“我”)已难分辨。

五六二句说稻粱恩惠之重及华池知遇之深,既可理解为主人对鹤的恩惠又可理解为主人对“我”的恩遇。就鹤而言,此恩遇所指当是主人对于鹤的精心饲养;而就“我”而言,此恩遇所指实乃主人对于“我”的盛情款待。这是对于主人恩遇的感激和颂扬。两句亦为并列对,两相对照,增添了“重”与“深”的分量。

最后二句,直接表明心志,谓自己为何安心栖息于池前,安心为“阶下禽”,并非无遨游江海的雄心,而是因为念及恩遇,不忍离去。两句所写,物(鹤)与“我”已完全融为一体。既点明诗人之所寄寓,又与开篇相呼应,表现诗人对于鹤所受不公平待遇所持的态度。

因此,全篇所说虽皆为物(鹤),实际却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其象征意义十分明显。[2]

作者简介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安吉西北)人。出身寒门。好学,为文有才俊,颇得沈约、柳恽等赞赏。官至奉朝请,曾因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后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诗文“清拔有古气”,时人多仿效,谓之吴均体。有《吴朝请集》(明辑本)三卷附录一卷。[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