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藤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剡藤纸,以产于剡县(今嵊县)而得名。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晋中叶,剡藤纸被官方定为文书专用纸。唐代,称公牍为“剡牍”,荐举人才的公函,亦名“荐剡”。唐舒元舆《吊剡溪古藤文》云:“过数十百郡,东雒(洛阳)西雍(长安),见书文者,皆以剡纸相夸。”昔时人“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而至原料枯竭。明成化、弘治《嵊县志》均载:“今莫有传其术者。”剡藤纸遂绝迹。

剡藤纸以薄、轻、韧、细、白,莹润光泽,坚滑而不凝笔,质地精良著称。宋代孙因《越问·越纸》中,亦有“光色透于金版”、“性不蠹而耐久”之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