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法律意义上的归化法律上的归化,是指某个人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一般是居住在国外的人,依据所居国的法律规定取得新国籍。归化的反义词是剥夺国籍(denaturalization)。

基本要求:

在归化国合法居住规定的时间

申请人保证遵守国家法律

在有些国家,申请人要效忠宣誓

部份国家要求申请人通过语言(如法国)及本国文化、本国法律等项目的考试。

有些国家的条件是归化者放弃其他国籍,以避免双重国籍现象的产生。但到底保留原来国籍与否,要依据原来国家和入籍国家双方的法律决定。

一个不寻常的归化情况是以色列。1950年通过的《犹太人回归法》(Law of Return, חוק השבות‎‎)规定:从血统、婚姻或宗教方面符合其定义的犹太人有权申请定居以色列并立即获得以色列国籍。

例子

1922年,希腊给予了土耳其的希腊裔难民大规模归化待遇。

2001-2002年,阿根廷发生了严重经济危机。西班牙和意大利分别允许能证明自己祖父辈以内是本国血统的阿根廷公民申请归化。

二、翻译理论术语与“同化”相对。归化指的是用和目标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来翻译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例如,霍克斯将“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you.”,这就使一个极具佛教色彩的词句变成了一个具有基督教色彩的词句。归化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共性和相通性。以归化为主的译文竭在消除译痕,这对于熟悉目标语的读者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但是归化不能很好地传递源语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与表达风格,对原文存在一定的伤害。

A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LX readers.

三、古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

归化城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由阿拉坦汗妻三娘子所建,明朝廷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将“三娘子城”赐名为“归化城”。

清乾隆初又在归化城五里外另筑新城,因绥远将军驻进该城,称为“绥远城”。民国时将两城合并为归绥县。解放后改为呼和浩特市。

四、福建地名明溪县,旧称归化,中央苏区县之一。位于闽西北的武夷山脉东南坡,全县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人口11.8万人。

明溪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1930年秋,中共归化城市特别支部在城区成立,汇集一切斗争力量,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1931年2月,谭震林、罗炳辉率领红十二军挺进归化,扩大闽西苏区;6月10日,工农红军解放归化城,发动群众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地方武装。

1931年7月中旬,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团,从建宁出发,行军途经归化等地休整再回师赣南。此间,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住进城区的四贤祠,进行城乡调查。他在城东的万春桥头,了解归化“二五”减租和取消苛捐杂税得到部分实现,高度评价“归化农民运动的兴起,把几千年封建地主阶级的特权,打个落花流水。” 同时,朱德总司令住在城东郊谢厝湾吴家大厝,在村口柿子树下草坪上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斗争道理,发动群众做好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围剿”。

1931年11月7日,全国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此,归化县列入中央苏区版图,成为中央苏区21个组成县之一。

1934年1月,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率领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在夏阳乡倒马岭村安营扎寨,驯马擦枪、练兵习武,加紧准备攻打沙县。至今还传颂着彭老总不发一枪一弹,靠宣传战拿下路隘关口的杨家土堡,逼迫民团让路,群众列队欢送红军过良村的动人故事。

1934年3月22日至26日:彭德怀、滕代远等同志指挥的红军第七军团、宁清归军分区独立七团在明溪县东部与将乐县交界线上的铜铁岭两次伏打击国民党军第十师,歼敌400多名、俘敌团长1名、营长2名,伤敌营长3名,缴获步枪500多支、机枪3挺和大批的军用品。这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东方战线上取得粉碎敌人保垒封锁线的又一次胜仗。

1934年10月,归化苏区1870名优秀儿女跟随中央红军第34师从宁化县湖村罗鼓坪出发,开始长征。归化军分区独立营坚持游击活动,牵制敌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

明溪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全县9个乡(镇)中有6个老区乡(镇)、老区行政村68个,占村总数的77%,老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7.4%,上英名录烈士353人。毛泽东曾在此地写下“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光辉诗篇。

五、山东惠民县的小地名归化街,曾名归化镇,位于石庙镇政府驻地西北8.5公里处,是惠民县境内古老村镇之一,1973年在村北大寺台子处挖出一晋建兴年间(公元313年———317年)石棺一口,棺盖有“沧州乐陵归化罗汉院丁光佛舍利棺”铭文。据此,归化系佛教用语,这里是一寺院的名称,后其驻地村借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