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抗杨6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适合应用范围[1]黄河。南抗杨6号为南抗杨系列品种,编为(02-37),属于南方型美洲黑杨范畴,本品种超过I-69杨的高、径生长10%左右。南抗杨6号于1991年用南抗1号(P.del. cv-“Nakang 1”)(P.del. cv“Nakang 2”)为父本,用人工控制授粉方法选育出,经过人工接虫及田间试验证明其具有抗天牛的特性,适于在黄河以南种植。栽种后第一年为缓苗期,第二年开始速生,胸径年生长可达4cm。

形态长枝叶为长阔卵形、先端突尖、基部心脏形,叶脉淡黄绿色,叶脉第一对夹角700左右,叶缘为波状锯齿。叶片向下反卷较平展。一年生苗的苗干呈绿色,叶芽下具三条明显的棱。皮孔长线形-圆形,叶片下部有棒状腺点2-3个。短枝叶为三角形,先端突尖、叶缘为波状锯齿、叶基部为截形、有2脉点、叶片与叶柄之间3:2。

树形侧枝分枝角450以上。树皮:早期块状开裂,为紫红色。

栽培技术1.为培育种条该品种栽植密度为每亩4400株(行株距为30cm×50cm)。2.为培育造林用苗每亩种植2500-3000株(行株距为50cm×50cm或50cm×40cm)。3.造林造林前苗木的根部完全浸水至少3-6天,造林地要全面整地。穴植,穴深80cm,穴幅80cm。4.培养胶合板材的品种技术种植22株,行株距6m×5m,胸径达30cm时可采伐,但要注意修枝,将竞争枝去掉,以免形成卡脖枝使树干形成上干细,下干粗,可利用部分减少。5.为培养纤维用材的种植技术株行距3m×4m或3m×3m胸径达20cm时可采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