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语言智识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华语言智识库,是由台湾“国家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提出的计划。该智识库是汇集海峡两岸不同辞语辞典纳入云端数据库,可以随时更新,无限扩张,使海峡两岸在语文应用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将华文的影响力扩及全球,将海峡两岸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计划效益发挥到最大。

计划背景海峡两岸经过多年隔阂,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许多差异,为落实马英九推动“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构想,两岸首次合作解决语言文字习惯不同的问题。

2010年12月27日上午,由台湾“国家文化总会” 会长刘兆玄提出“中华语言智识库”计划,将运用电脑云端运算概念,建立语文知识库,建构两岸最大的文化宝藏工程,让民众随时可以上网查询。

理念“中中华语言智识库”包含三大理念,分别是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及文化普及,希望能完整呈现中华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具。

特点1、这项计划计划建立“全民编写、专家审查”的机制,让民众的意见也有机会可以纳入。

2、这个知识库是汇集两岸不同辞语辞典纳入云端数据库,可以随时更新,无限扩张,使海峡两岸在语文应用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将华文的影响力扩及全球,将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计划效益发挥到最大。

3、“中华语言智识库”计划,初期将先编纂“两岸常用词汇辞典”,预计在2011年底可以完成上线,将收录5000多个字头,3000多条词目,而“中华大辞典”则预计于2015年可以完成。

4、“中华语言智识库”结合了台湾文化总会、信息工业策进会、李国鼎基金会、中华电信及大陆“中国辞书学会”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决定打破书面辞典不易立即更新的缺撼,在网路上成立华文知识库。

5、此外,为了配合“中华语言智识库”计划,2011年初台湾华视也计划推出“两岸每日一词”节目,介绍两岸用语的差异。[1][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