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蛇座
Serpen
巨蛇座是全天88个星座中唯一被分成两个部分的星座。它的一半在蛇夫座的东面,是巨蛇的尾巴,沿着银河伸向牛郎星;另一半在蛇夫座的西边,是巨蛇的头,紧挨着牧夫座和北冕座;巨蛇中间的部分,则被蛇夫座大钟的底部所掩盖。巴耶恒星命名法中把两部分的星一起按亮度排序。包含中国古代星座:天市右垣,天乳,列肆,天市,左垣,市楼。
巨蛇座内最亮的星也只有3m,所以这个星座虽长,却并不怎么引人注目。巨蛇座中较亮的有巨蛇座α,视星等为2.65等,绝对星等为1.1等,距离为67光年,是K2型红巨星。巨蛇座β,视星等为3.67等,绝对星等为0.6等,距离为80光年,是A2型亚巨星。巨蛇座γ是一颗P6型主序星,视星等为3.85等,绝对星等为3.成两部分:“蛇头”(Serpens Caput)和“蛇尾”(Serpens Cauda),蛇夫座位于两部分中间。巴耶恒星命名法 中把两部分的星一起按亮度排序。包含中国古代星座:天市右垣,天乳,列肆,天市,左垣,市楼。4等,距离为40光年,它也是拥有星周尘埃环的24颗恒星之一。
关于星座赤道带星座之一。它被蛇夫座分为头尾两部分。西部为蛇头,东部为蛇尾。蛇头中心位置:赤经15时40分,赤纬11°,面积约428平方度。蛇尾中心位置:赤经18时10分,赤纬-5°,面积约208平方度。座内目视星等亮于6等的星有80颗,其中亮于4等的星有14颗。蛇头有一星群,最亮的α(中名蜀)为2.8等星。在α西南约7°是球状星团M5。

星座恒星
恒星正在一团致密的分子云内形成,其距离我们大约光年远,位于巨蛇座尾部。这张清晰的巨蛇座恒星形成区域特写影像,是用近红外线拍摄,在这个距离上估计这张影像覆盖大约或者说只有半光年多。尽管这样的近红外观测可以利用山顶上安装了特殊滤光器的望远镜观看,但是近红外光线波长很长,肉眼看不到。这张影像是在智利的帕洛玛天文台上用一台灵敏的相机(高敏锐度,波段广域成像)拍摄的。为了表明的高性能,这张被很快发布了的影像中突出了微红色的年轻恒星和原恒星,其可能只有数百万年的年龄,在星云气体尘埃中形成。
恒星正在一团致密的分子云内形成,其距离我们大约1,000光年远,位于巨蛇座尾部。这张清晰的巨蛇座恒星形成区域特写影像,是用近红外线拍摄,在这个距离上估计这张影像覆盖大约2弧分或者说只有半光年多。尽管这样的近红外观测可以利用山顶上安装了特殊滤光器的望远镜观看,但是近红外光线波长很长,肉眼看不到。这张影像是在智利的帕洛玛天文台上用一台灵敏的相机HAWK-I(高敏锐度,K波段广域成像)拍摄的。为了表明HAWK-I的高性能,这张被很快发布了的影像中突出了微红色的年轻恒星和原恒星,其可能只有数百万年的年龄,在星云气体尘埃中形成。
M5M5(NGC5904)的赤道坐标为:赤经15时18.5分,赤纬2°04′,视星等5.7;角直径22′;距离地球25000光年。Gottf riedKirch于1702年发现了它。梅西叶1764年5月23日对它的观测记录如下:位于天平座与巨蛇座之间,靠近巨蛇座6等星Flamsteed5的一个漂亮的星云,圆形,星云中未见有任何恒星,在好的夜空背景下用30厘米口径的折射望远镜会看得很清楚。他将M5画在1774年出版的法国科学院年鉴第40页的1753年彗星图片上。1780年9月5日、1781年1月10日及3月22日梅西叶有三次观测了M5。
NGC秒寻呼:很显著的球状星团,非常亮,大,星团中部的星很拥挤,一些星的亮度在11等至15等之间。在小望远镜中,M5显示出一幅颇有生气的外貌。即使在低倍率时也能感受到它是一个具有炙热中心的恒星集团,从宽广和松散的稍呈椭圆形的外围逐渐向里紧缩到恒星状的中心,用7厘米口径的望远镜,整个星团看上去像是带电的激烈火花爆发。
MaryProctors曾用美国约克天文台的10厘米Clark折射望远镜观测M5。她在1924年出版的《EveningswiththeStars》一书中队M5有如下描述:“无数的亮点闪烁在类似月色朦胧的柔和星辰迷雾的背景前。……在少数非常幸运的时刻,当观测者注视此景色时,不禁回想起来这就是远方天国真实的一瞥。”观察力的敏锐确实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一些时候我们见到的就是我们感觉到的。
巨蛇座5是一漂亮的双星(由一颗黄色的5等星和一颗距它稍大于2′的10等的伴星组成)。其西北20′处便是肉眼可见的M5。在M5中马上可以见到由“蓝色粉末包围着的黄色茅草”的景象。O′Meara说他曾见到过从星团中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延伸的有许多12等星构成的明显的弧形,有点儿像因反射光而闪亮的猫头鹰张开的翅膀。在中等倍数下,翅膀的形象更明显。
在130倍下,核心区的最亮处显得趋向北端,而一暗弱粗短的翅膀在其正西,有众多恒星形成扇形的长臂伸向东南方向——1875年Rosse就已观测到了。这些特征看起来起源于沿中心棒的恒星亮结。亮结本身则是偶然形成的星协。在小望远镜中,M5无疑是北天最壮丽的球状星团,但你也许不会想到M5是叠加在一个暗弱的远方星系团的边沿之上,该星系团有几个星系群组成。
鹰状星云鹰状星云,也是一个十分著名的深空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好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而得此名。蟹状星云和鹰状星云这两个天体的名字听起来很相似,都叫星云,还都是动物状的,很容易让人以为它们是同一类天体。然而事实上,鹰状星云与蟹状星云却是两种性质并不一样的星云。
鹰状星云在梅西耶星表中排名16,因此简称为M16。鹰状星云位于巨蛇座。每年夏季都是观察巨蛇座的有利时机。但如何才能从丰富多彩的夏夜星空中找到展翅翱翔的雄鹰呢?朝银河方向看去,那儿有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个星座:天鹰座、天琴座、天蝎座等。银河的东岸有包括牛郎星的天鹰座,西岸是含有织女星的天琴座。顺着银河再往西南方向看,可以找到样子像蝎子一样的天蝎座。天琴座的南边是武仙座,而巨蛇座就位于武仙座和天蝎座之间那片没有典型亮星的区域内。
巨蛇座又分为巨蛇头和巨蛇尾两部分,巨蛇尾靠近银河,巨蛇头远离银河,中间隔着蛇夫座。雄鹰就翱翔在巨蛇尾的东南部边缘。鹰状星云距离我们大约6000光年,它的视面积与满月差不多大小。视星等6.5等,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就能欣赏到它那极具魅力的美妙景象。
原来恒星的诞生并不表示鹰状星云中恒星形成的终结。正如前所指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鹰状星云中心区域的图像,清楚地显示出健壮的年轻恒星是从星云中的蒸发气体球状体“孵化”出来的。表面上看,在许多蒸发气体球状体中的原恒星有足够大的质量,其引力将使原恒星收缩。收缩的结果是导致原恒星密度不断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一旦满足核聚变条件后,其中心部分就要开始核聚变反应。除了光学波段的观测之外,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近红外照相机、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以及欧洲空间局的红外空间望远镜(ISO)等,都对鹰状星云进行了观测和拍摄。
在鹰状星云近红外波段的照片上,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三个大象鼻子与可见光波段的照片相比变得透明了。透过尘埃柱,可以看见里面正在形成的恒星非常少,比天文学家以前预料的要少得多。两个柱子的顶端有一些大质量的年轻的恒星,或者也许是由较小的恒星组成的星团。散布在柱子表面还有一些小质量的恒星,它们似乎是与柱子里面的蒸发气体球状体有关系。
中红外波段的照片上显示出来的鹰状星云又是另外一种景象。原来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有很强辐射的恒星,在这里我们却基本上都看不到了。照片中蓝色的区域是温度大约在170K的冷尘埃在7.7微米的辐射,而红色区域则是这些冷尘埃在14微米的辐射。
对鹰状星云的红外观测又给天文学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大象鼻子里面的恒星为什么会比天文学家原先预料的要少许多?虽然人们对鹰状星云M16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还有许多奥秘远未揭开,天文学家将继续对它做进一步的探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