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平装: 51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3070085, 7203070085

条形码: 9787203070085

尺寸: 23.6 x 17 x 3.4 cm

重量: 839 g

作者简介作者:(美国)史扶邻 译者:丘权政 符致兴

史扶邻,192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罗契斯特市,1948年移居以色列。曾先生就读于罗契斯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并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等校供职。任希伯莱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杜鲁门和平发展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

史扶邻教授是以色列汉学专业的奠基人和最高权威,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国国家图书馆将他列为著名的100位外国的汉学家之一,称“史扶邻教授的专业兴趣始终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他主要通过研究孙中山来研究中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发展之路和治国的经验”。1969年,他的专著《孙中山屿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于1981年印行),获美国史学会颁发的费正清奖、1980年,另一本专著《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中译本于1996年印行)出版后,获海内外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内容简介《孙中山与中国革命(套装上下卷)》包括:《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卷)》和《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卷)》。《孙中山与中国革命(套装上下卷)》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同意,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他精选的、由其本人撰写的散见于海外书刊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书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套装上下卷)》汲入大量珍贵资料,条分缕析地探讨孙中山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被海内外学者誉为有关孙中山的“最详尽和最具权威性” 的上乘传记之作,“是孙中山先生生平研究的力作丰碑”。

媒体评论在近年来西方历史学家对孙中山的大量研究著作中,本书要算是最重要的一部了。

——金冲及

这部著作对一个严酷的时代中的重要人物所作的描述,是最详尽和最具有权威性的。

——[美]费正清

目录《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卷)》目录: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

中译本前言(一)金冲及/3

中译本前言(二)章开沅/10

中译本序史扶邻/13

一、导言/14

二、孙中山:早期的影响/20

三、兴中会的建立/40

四、1895年的广州密谋/50

五、伦敦蒙难/77

六、东京。对大陆的重新渗透/106

七、李鸿章、卜力与何启/131

八、惠州起义/154

九、学生和流亡知识分子/180

十、民族主义和革命的语言/198

十一、孙中山:一个新的转折/209

十二、建立同盟会/237

书目索引/253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卷)》目录:

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中译本前言(一)金冲及/275

中译本前言(二)胡绳武/279

中译本前言(三)黄石华/286

中译本前言(四)江绍伦/289

中译本序(一)史扶邻/293

中译本序(二)史扶邻/294

一、成为职业革命家/295

二、谋求“善意的中立”/314

三、外无援手/330

四、投身民族主义的洪流/340

五、辛亥革命/353

六、捍卫革命精神/381

七、顺应新的潮流/404

后记: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史扶邻/442

注解/444

附录

孙中山与日本人(1914-1916)史扶邻/461

孙中山早期的土地政策——“平均地权”的由来和涵义史扶邻/474

孙中山的政治作风:坚持目的与灵活运用史扶邻/489

孙中山: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领袖典范史扶邻/496

孙中山的精神遗产与中国的21世纪挑战史扶邻/508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