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闽江学院副院长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莆田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86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校科技处副科长、处长助理、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1991年评聘为讲师。

1992年06月,调任原国防科工委(现解放军总装备部)办公厅秘书,

1995年12月,任正团职秘书,

1994年09月至1997年06月,在清华大学精仪系研究生学习、毕业。

1999年12月,任副师职秘书;

2001年07月,任总装备部机关业务局副局长,从事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建设与发展的科研管理工作。

2006年10月,转业地方工作,任闽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2.《开元作家》报社社长、总编辑男, 1952年10月出生, 山东济南市人。 开元新诗文研究会《开元作家》报社社长、总编辑。 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诗人协会理事。自1983年开始创作,已在诗刊社《青年诗人》、《诗歌报》、《诗神》、《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齐鲁晚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著有《红房子、黑天鹅》诗集一部,与友人主编大型诗集《当代诗人诗作精选》、《97中国诗文选萃》、《98中国诗群、中国诗文选萃》三种,先后创办了《齐鲁风》、《大丰》、《大风诗魂》、《开元作家》等报刊。其作品被收藏于山东省图书馆,山大图书馆、山师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97年参加诗刊社正定诗会。参与组办97年全国诗歌泉城创作研讨会,参与组办98蓬莱全国诗人作家笔会。主办99泉城金秋诗人作家文化艺术书参与主办,首届冰雪之旅青少年文学艺术节,荣获各种诗歌奖多次,其作品收入十余种诗集选本。第二部诗集《红玫瑰交响曲》已交付印刷出版。被数十家国内民刊聘为编委、特约主编等,其事迹已收入《跨世纪中国文学人材大典》。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男,1955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5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

先后获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学位;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历史系现代社会史硕士学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1975年在广州外国语学院毕业留校工作后,曾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院长助理。

1995年06月至2000年0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2000年06月至2001年07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01年07月至2007年04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2007年04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

社会兼职

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广东外语学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建平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

主持并完成“八五”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汉语"主题突出"的特征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主持(2003-2006)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英语言系统的文化差异及其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7)、

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二等奖(1993)集体项目获奖者。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分管组织、统战、党校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工会、教代会工作,机关工作,离退休工作;协管武装、保卫工作,关工委工作,党办、校办工作(含校董、校友工作),依法治校工作;联系东语学院、中文学院、法学院。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

职称 副教授

学历 研究生

学位硕士

荣誉称号 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社会兼职

1.中国航空学会会员

2.中国力学学会会员学科名称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1.多体系统动力学

2.CAD/CAM/CAE

5.江西省景德镇市注册审计师1953年12月生,江苏海门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江西省景德镇市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主任,注册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他在部队工作时,年年受到部队的嘉 奖,并荣立三等功1次,还被授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 个人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勤奋学习,扎实 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由于工作成绩突 出,1995、1996年先后被国务院三大检查办公室和国家财政 部三大检查办公室表彰为全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先进个 人,还被省政府三大检查办公室表彰为全省税收财务物价大 检查先进个人4次,1997年被省军区、省委组织部、省军转办 表彰为全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近年来,他结合工作实际,撰 写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达36篇, 分别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好评,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论 文评比中获奖。

6.长沙市优秀教师女,议旅,中师文化,长沙市优秀教师,浏阳市小河乡田心完小一级教师。1965年生,浏阳市人。1984年起先后任教于小坑完全小学、新河完全小学。1994年下期至1995年上期在例阳师范学习。1995年下期在田心完小任教。

7.湖北省襄樊市歌舞剧团作曲1954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二级作曲。1986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襄樊市歌舞剧团作曲。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襄樊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有各类作品数十件,其中有多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参加创作作曲的音乐诗剧《洪湖的女儿》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为6部电视片担任作曲工作并在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播放。

8.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92年起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学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74 年生,陕西洛南人。CCNA,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师。

10.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2年1月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在西南石油大学化工系任教, 历任助教,讲师。1989年7月调到福州国营8430厂六车间任技术负责人,工程师。1994年6月调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现为生物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工艺设计等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专业课和现代生物化工等研究生课程的理论课、实验课教学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近年来的研究课题:主持或参加本院的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碱性脂肪酶的研究)一项、省科技厅重大(点)项目三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七项、横向合作项目一项。目前在研项目两项(脂肪酶的应用基础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已经正式发表了脂肪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分析测定,脂肪酶在催化水解反应、催化酯化合成反应中的应用,以及教学研究等相关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师教材两部(《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

11.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男,广东省潮州人,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副组长。1975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先后获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学位、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历史系现代社会史硕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陈建平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社会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近期主要研究社会语言学,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

12、2007感动浙江·十大乡村教师名片:永嘉县张溪中学教师

简介:9月15日,“感动浙江十大乡村教师”评选活动揭晓,陈建平入选。从1992年起,他通过信用社贷款、寻找爱心资助等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问题,帮扶贫困学生335人次,并让好心人与105位特困学生结对。本次评选活动由省教育厅师范处与浙江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

推荐理由:15年来,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他向县信用社贷款、向社会寻找爱心资助,帮助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问题。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能长期坚持下去,十五年如一日。

颁奖词:只为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他奔走的足音一直在大山深处回响。“一个都不能少”,陈建平已经把使命和责任扛在了肩上。他的初衷也许非常朴素,但15年来他为孩子们贷款垫付学费,向社会寻找爱心资助,成全了许多贫寒子弟的求学梦想。其行动尤如冬日的阳光刺破寒风,温暖着大山里的那些孩子们,感动着校园内外的每个人。

获奖感言:我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离不开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厚爱,离不开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同事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像我这样做的老师千千万万,这个奖应该属于大家。

新年展望:在2008年里,希望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生活得更好,农村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山区的教师有更多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希望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13、四川大学教授男,医学博士/博士后,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导。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获医学学士学位;1984~1992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任实研、助研。1992年~1995年华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分子寄生虫学专业博士生, 师从胡孝素教授。1995年~1997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师从高守一院士。 1997~2000任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教授;1999年4月~6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基因诊断及鉴定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01年任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助理, 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形态学实验室主任;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导,中国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四川医学会地方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暨寄生虫病专家组副组长,卫生部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编委,《国外医学寄生虫病杂志》编委,《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学杂志》编委,《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编委,《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杂志》副主编, 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负责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部级科研项目2项和校级科研项目1项, 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现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博士点基金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80篇,并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2) 和1997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4) 。作为指导教师,已毕业博士7名,硕士5名。在读博士生5名,硕士生2名。

所属学科: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分子病原生物学、抗感染免疫学、DNA疫苗构建和生物制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