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氯化物介绍:
氯(Chloride,Cl),原子量为35.5,化学分类:无机离子。
机体内的氯化物主要来源于食盐,氯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但细胞内含量仅为细胞外的一半,氯离子是血浆内主要的阴离子,对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及渗透压有重要作用,并参与胃液中胃酸的生成。血浆中的氯化物主要是氯化纳,而红细胞内的氯化物以氯化钾为主。
血清氯化物正常值:
离子选择电极法:
以氯化物计:98~106mmol/L (98~106mEq/L)。
以氯计: 100~106mmol/L (55~376mg/dl)。
血清氯化物临床意义:
(1)增高:
①排出减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梗阻性肾病等。
②摄入过多:高盐饮食、输入生理盐水过多,尤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
③呼吸性碱中毒。
④高渗性脱水(失水>失钠)。
⑤溴化铋中毒。
(2)降低:
①严重呕吐、高位肠梗阻、慢性幽门梗阻等。
②人工胃或肠瘘引起胃液、胰液、胆汁大量丢失等。
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④严重糖尿病排尿过多致酸中毒。
⑤出汗过多未及时补足氯化钠。
⑥心功能不全和肾炎长期无盐或低盐饮食并大量利尿后。